城鎮新增就業362萬人;
城鄉養老保險參保率鞏固穩定在95%以上;
全市技能人才達到387萬人,全市專技人才達到190萬人;
累計引進優秀緊缺人才5萬余人;
川渝合作24項“跨省通辦”事項全面完成……
這一組組數字,是我市人社事業迅速發展的縮影?!笆濉睍r期,全市人力社保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圍繞“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的工作主線,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
攻堅克難、穩中求進,“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多個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重慶人社交出了一份有溫度、有品質的民生答卷。
穩就業、保就業
全力筑牢民生之基
今年元旦,曾經的貧困大學生桂佳欣發了一條朋友圈,感謝北碚區人社局的幫助,讓她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減輕了家里負擔?,F在的她,覺得生活更有目標和追求,每天滿滿正能量!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十三五”時期,市人力社保局將“穩就業”和“保居民就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統籌推進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建立“人社+教育+其他市級部門+高校+區縣”五方聯動機制,每年高校畢業生年底就業率均保持在93%以上。
尤其是2020年,面對疫情、汛情等大戰大考,市人力社保局全力“穩就業、保就業”。累計幫扶138萬名登記失業人員、65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退捕漁民轉產就業率達到100%;全市城鎮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
同時,充分發揮失業保險預防失業和促進就業的功能作用,家住楊家坪的市民王月林就是受益者之一。她介紹,去年失業后,每個月也能領到1000多元,讓她有一個穩穩的過渡期。
據了解,我市失業保險金從“十二五”末的一類地區875元/月,二類地區805元/月逐步調整增加到現在全市統一的1440元/月;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困難企業穩崗返還、疫情期間中小企業穩崗返還,累計發放87.3億元,惠及職工969萬人。
據統計,“十三五”時期,我市城鎮新增就業362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登記失業率分別控制在5.5%、4.5%的較低水平。全市76.2萬有就業能力、就業意愿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應轉盡轉”。
兜住民生底線
織牢社會保障網絡
一本戶口簿、一張社???、一份養老金,見證了超齡貧困人員“阿妹”的生活變遷。
68歲的“阿妹”是渝北區古路鎮希望村出了名的貧困戶,20多年前流落至此,一直沒有戶籍,更沒有參保。
在渝北區社保工作人員和當地干部、民警的幫助下,“阿妹”順利辦理了戶籍,并參加了超齡貧困人員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F在,她每月可以固定拿到一筆養老金。
社會保障兜底的群體,都是需要幫扶的貧中之貧和困中之困。“十三五”以來,市人力社保局堅持“全覆蓋、?;?、多層次、可持續”方針,參保覆蓋持續擴大,社保待遇穩步提高,統籌城鄉、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險體系全面建成并創新發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提高。
據統計,“十三五”時期,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實現“應保盡保”“應繳盡繳”“應發盡發”三個100%。
同時,我市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和工傷保險“同舟計劃”,社會保險基本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老有所養、失有所助、傷有所?!?,發展成果全民共享。截至去年底,全市城鄉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2370萬人、548萬人和727萬人,城鄉養老保險參保率鞏固穩定在95%以上。全市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到3545萬人,實現全市參保人群全覆蓋,簽發電子社保卡788萬余張,更加便捷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