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廣州已經有了“人才綠卡”制度,“技術移民”的意義何在?
《條例》內文實則隱約提到了二者的區別。與“技術移民”并列的另一條目指出:本市實行人才綠卡制度,非本市戶籍的高層次科技人才享受市民同等待遇。按字面意思理解,技術移民是一項更徹底的引才招式。以往的人才綠卡可以讓外籍人員在某些方面,享受與本地公民同樣的待遇。而技術移民,索性直接對人才敞開懷抱:來了就是廣州人——入籍!
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和靜鈞指出,技術移民本質就是以“人才就是最大的資本”為理念的移民安排方式,可以表現為綠卡、歸化、短期居留等多種方式在國民待遇上的進一步升級,是極為親民的移民安排。
目前,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住的綠卡制度臻于成熟。然而,外國人如果拿不到中國國籍,在辦理很多事務上就會“碰釘子”。
在國內國外擁有多年生活經驗的總配網創始人兼CEO陳萬林坦言,外籍人士在中國注冊公司是外資公司。此類公司在銀行開戶、使用資金都會有較多限制。而國內政府的資助、獎勵及服務對象,很多只是針對內資企業。
例如,廣州在全國首創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全程電子化商事登記,首先實現的是內資企業設立登記“免預約”“零見面”“全天候”“無紙化”即時辦理。
一般而言,外籍人士來穗需要經過入境、居留、入籍等階段。綠卡制度缺少了入籍制度的相伴相隨,終究會影響持卡者在廣州長遠的發展規劃。“我們通過各類各批次的人才引進政策,不惜重金,大規模向海外攬才。然而,在解決‘引進來’后,問題往往出現在‘留得住’的環節上。”和靜鈞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