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化的本質屬性、文化的層次感出發塑造文化;從厚重的歷史、時尚的現代和包容的空間三個角度,總體謀劃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
“城市文化符號不是憑空產生的,肯定和城市的特點息息相關。”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國浩律師事務所首席執行合伙人呂紅兵,作為一名祖籍山東、在上海工作的律師,對于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有著特別的看法,他建議從文化的本質屬性、文化的層次感出發塑造文化;從厚重的歷史、時尚的現代和包容的空間三個角度,總體謀劃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
在呂紅兵看來,歷史本身就是文化的內容。文化產業應該善于從厚重的歷史中去挖掘、去發現、去提煉、去塑造。他舉例說,大家對廣東的印象一部分來自中共三大會址等歷史文化,今年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廣東可以充分發掘其中蘊藏的厚重的黨史文化。
呂紅兵提到,還可以發掘地標性建筑和地標性文化符號等現代元素,使它變成承載文化產業的載體。“例如,廣州塔已經成為廣州的一個代名詞;廣州的方所不僅是個書店,還承載了一種時尚的文化。所以我想,城市文化發展可以以文化標志性品牌為切入點發展。”
呂紅兵說,要把文化要素中價值觀層面的文化提煉好,然后再去指導制度層面、規則層面的文化,最后去發展器物類或者說產業類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