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廣州市啟動了工業產業區塊劃定工作,并于2020年2月印發實施了《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關于公布廣州市工業產業區塊劃定成果的通告》,明確全市劃定工業產業區塊總規模621平方公里,其中一級控制線443平方公里,二級控制線178平方公里,區塊內主要發展先進制造業,以及支持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創新、研發等高端產業。隨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繼出臺了相關政策,為工業產業區塊劃定落地實施“保駕護航”,那么一年來,效果如何呢?昨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采訪了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020年,全市各區批準工業產業區塊內75塊工業用地提高容積率,總用地面積750公頃,提升前的平均凈容積率2.1,提升后的平均凈容積率3.5,凈容積率平均增加1.4,新增產業載體建筑面積約743萬平方米,用于生物醫藥、軌道交通、高清視頻等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以及服裝、化妝品等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由于普通工業用地增加容積率不加收出讓金,預計可為企業節約成本約18.5億元以上。
如中海達衛星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掛牌方式,取得了番禺區一塊國有工業用地的使用權,準備建設空間信息產業園制造基地。后來企業業務快速發展,項目地塊原先控規容積率3.0已經滿足不了需求。因此,企業申請提高容積率到4.0,由于地塊在工業產業區塊內,符合政策支持條件,企業容積率提高的申請很快得到批復。
目前,各區正在開展工業用地提高容積率事項審查工作,屆時將新增一批產業發展載體。
此外,近兩年(2019、2020年)廣州供應的工業用地共288宗,總用地面積1519公頃,其中超八成以上位于工業產業區塊內。
記者了解到,2021年土地供應計劃總用地面積2544公頃,其中工業用地620公頃。620公頃工業用地供應計劃中,目前已確定空間范圍、市級已掌握空間邊界的工業用地項目總面積498公頃(部分項目尚在調整之中,因此暫未確定范圍),其中位于工業產業區塊內有493公頃,占比達99%,空間集聚效應將有助于提升基礎設施配套水平、有效降低各方成本、激發創新動能,促進產業集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