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C位無限量”走進復旦大學專場引才推介會現場。
同濟大學現場招聘會。
在成都舉辦的引才推介會上,我市企業代表向電子科技大學學生介紹企業發展亮點。
廈門網訊(本版文/廈門日報特派記者 薄潔 通訊員 王溫妮)
我市的引才大門,正向在滬的莘莘學子熱情敞開……3月19日、20日,“廈門C位無限量”專場引才推介會和招聘會首次走進上海,來到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誠意滿滿地向在校大學生拋去“橄欖枝”,通過展示推介廈門的發展優勢和就業環境,邀請他們把廈門作為人生選擇的下一站。
此次參會企業陣容強大,主辦各方也合力發動,并提前與各高校協調聯系進行宣傳推廣,促進對接;上海優質生源也吸引眾多國有企業和高校上前助陣,部分國企甚至提出不限專業,唯才是舉,吸引了復旦、同濟學子的廣泛關注和熱切響應。
本次活動由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市國資委主辦,市人才服務中心、市高層次人才發展中心與相關高校就業指導部門承辦,復旦大學廈門校友會、同濟大學廈門校友會分別協辦。
打造吸引人才“強磁場”
廣闊的就業空間、完備的產業集群、一流的創新創業平臺……廈門,用最有力度、最有溫度的引才聚才政策,打造吸引人才“強磁場”。推介會還沒開始,會場內早已座無虛席,來自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的在校大學生對廈門的發展優勢和就業環境充滿熱切期待。針對大家最關注的廈門畢業生人才政策,主承辦方還精心制作了城市宣傳片和政策圖解,用最有力的數據和政策說話,在短時間內快速吸引大家的眼球。
“閩南人常說‘愛拼才會贏’,廈門就是一個銳意進取、敢闖敢拼、勇當先鋒的城市……希望同學們畢業后選擇廈門,親身感受廈門海納百川的引才誠意。”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社局黨組書記顏云蔚在推介中誠意滿滿地說。廈門始終傾情傾心傾力集聚人才、服務人才、用好人才,近年來廈門每年接收畢業生就業人數保持25%以上增長。市國資委也介紹了廈門國有企業發展的亮點和特色。通過全方位多方面介紹廈門城市概況、在廈就業環境及入廈人才政策,點燃大學生們來廈創業就業的熱情。
為引鳳來棲,主辦方還特地安排參會的國企代表輪番上臺宣講,讓大家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廈門引才誠意。
在廈知名校友為廈門代言
校友是母校最好的名片,通過校友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最能打動求職學子的心。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廈門校友會的在廈知名校友劉超、連偉舟、毛一兵也分別來到推介會現場,向學弟學妹們分享在廈工作生活經驗,為廈門發聲、代言。
“工作是為了高質量的生活,生活是為了高質量的工作。”復旦大學廈門校友會會長劉超,不僅是廈門賽諾邦格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更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上海人。為什么選擇廈門創業就業?劉超以《工作與生活的雙贏之道》為題,通過科學數據統計向大家展示了上海和廈門兩座城市的城區面積、人均收入、通勤時間等情況對比;并結合自身經歷講述了如何權衡工作與生活的比重,向學弟學妹們闡述了“如何實現事業發展與高質量生活雙贏”,分享了選擇宜業宜居兼顧城市的重要性,邀請復旦大學學弟學妹選擇廈門作為開啟職業發展道路的第一站。
同濟大學廈門校友會副會長、億勒鋼構科技(廈門)有限公司董事長毛一兵的演講熱情洋溢,言語中充滿對廈門這座城市的熱愛和認可,不時引發臺下學弟學妹們的陣陣掌聲?!皬B門真的很好,非常棒,人才政策吸引力也很大?!彼Y合自身回廈創業就業經歷,從人文、地理、政府等方面分享廈門城市魅力,希望同濟大學學弟學妹們能同舟共濟,追求卓越,共同來廈創業就業。
聘請校園引才使者為引才代言
上海是優秀人才集聚地。在推介活動現場,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各有6名在校學子被聘請為我市“校園引才使者”,他們將在未來的校園生活中,作為廈門和高校之間的紐帶,持續深入幫助師生了解廈門、關注廈門、選擇廈門,協助引進更多優秀畢業生來廈創業就業。
“活動現場處處體現出廈門對人才引進工作的重視,我身邊的同學都對廈門的印象特別好。”接過紅彤彤的引才使者聘書,2020級復旦大學國際公共政策專業研究生王若楠激動地說,廈門愛才留才如此用心,她相信廈門的人才引進工作將會越做越好,她也希望作為引才使者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實,泉州姑娘王若楠可以說是廈門人才引進工作的老朋友了。上個月底,回家過寒假的她還受邀參加了市人才中心主辦的“遠鷺回歌——重點高校閩籍學生2021新春廈門行”活動,實地走訪廈門軟件園三期,零距離了解廈門人才政策,加深了對廈門的認識和向往。代言廈門宣傳廈門,講好廈門精彩故事——這也是我市人才工作部門舉辦系列引才活動的初衷,通過校園引才使者宣傳廈門市情及廈門人才政策,不斷拓寬引才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