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國家統計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前四月國民經濟的運行情況。據介紹,前四月,我國經濟呈現出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消費、投資以及工業增加值等數據繼續回暖,新動能相關產業拉動作用驅強。從數據變化來看,當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繼續下降,為消費潛能釋放備足“彈藥”。乘用車銷售數據達到歷史高位,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上升;高技術產業支撐制造業投資增速較基建、地產加快提升;上游工業生產也逐漸迎來產業結構的調整。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從下半年情況看,經濟持續恢復仍有較好支撐。全球經濟在持續恢復,帶動外需增長;內需恢復也在穩步推進。就消費而言,隨著就業改善、居民收入增加、整體消費環境改善,消費對于經濟增長的拉動還會持續提升。從企業來看,一系列支持企業的政策還會繼續發揮作用,今年結構性減稅政策也會給企業生產和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基于前述因素影響,國民經濟保持穩定恢復前景可期。
汽車消費數據創歷史同期高位
4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持續轉好。數據顯示,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153億元,同比增長17.7%;比2019年4月增長8.8%,兩年平均增速為4.3%。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29468億元,增長17.9%。
消費轉暖離不開就業筑底。4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較3月下降0.2個百分點。前4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達到437萬人,就業總體擴大,有助于帶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帶動消費市場加速復蘇。
值得關注的是,相較以往,汽車消費表現對社零總額的拖累得到減緩。根據乘聯會數據,今年前四月,全國乘用車零售累計達670.2萬輛,同比增長50.7%,數據處乘聯會2005年開展零售數據統計以來1至4月同期增速的歷史高位。除低基數效應外,新能源車的增長貢獻度不斷加大,貢獻1至4月同比增速10個百分點。
浙商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李超指出,4月19日的上海車展,新能源汽車百花齊放,進一步提振了市場需求。“但與此同時,汽車受 ‘缺芯’影響逐步體現,今年1月起,豐田、日產等企業陸續因芯片短缺不得不調整全球范圍內的生產,本田、大眾、福特等車企紛紛宣布由于芯片供應不足而減產或關停部分工廠,因此二季度開始車型短缺、芯片漲價等因素可能將對汽車生產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