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就是決戰,起跑就是沖刺”。地處上海南部的上海市奉賢區,在“比學趕超,爭先進位”活動帶動和全區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以來成績亮眼。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上海奉賢財政總收入同比增長30.5%,其中區級財政收入同比增長32.6%,位列全市第一。良好的營商環境讓奉賢每月新增企業數連續3個月奪得第一,成為第一季度長三角27城新增企業數冠軍。
新時代,新節點。在注重產城融合、擴大消費、拉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奉賢搶抓新城建設契機,追求百年老品牌與新地標發展理念的互通。致力于建設創新之城、公園之城、數字之城、消費之城、文化創意之都的奉賢,正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名片。
良好開局 上半年業績亮點頻出
6月25日,2021中國國際生態競爭力峰會在江西省贛州市開幕。上海市奉賢區與貴州省銅仁市、安徽省黃山市、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山東省東營市等地一起獲得“2021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稱號,奉賢成為上海市率先獲此殊榮的區域。
這只是奉賢區今年以來亮眼成績的一個“縮影”。近日發布的《2021年長三角企業動態分析報告Q1版》指出,上海市奉賢區從2021年1月起,每月新增企業數連續3個月位列第一,成為第一季度長三角27城新增企業數的冠軍。根據這份報告,2021年1月新增企業數排名中,奉賢以8861家的絕對優勢折桂;2月奉賢依然以4156家的絕對優勢衛冕;3月奉賢新增企業數過萬,依舊是穩坐頭把交椅。
事實上,上海市奉賢區今年經濟實現開門紅。記者獲悉,一季度累計完成產值535.3億元,同比增長51.6%,創同期新高,相比2019年同期增長29.5%,增速排名郊區第二,完成全年目標的26.8%。
據悉,今年奉賢政府投資和“四個一批”項目共有791個,總投資超2100億元,其中涉及奉賢新城項目的投資總額已達1200億元。在3月16日上午舉行的2021年政府投資和“四個一批”項目任務部署會議上,奉賢區以“趕考”的狀態,“比學趕超、爭先進位”的姿態,早動員、早部署、早啟動,全面激活“項目清單”,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交出一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高品質生活答卷。
記者還了解到,2021年奉賢區重大工程安排正式項目59個,計劃總投資651.2億元,年內計劃完成工作量142.9億元。截至5月底,59個正式項目完成工作量近52.7億元,較全年計劃完成工作量占比36.9%;柘林塘二期生態廊道項目開工建設,新華醫院奉賢院區、縣委舊址擴建、解放東路(金海公路-定康路)、望園路美谷段等計劃新開工項目正在抓緊推進前期工作;國婦嬰奉賢院區、殯儀館遷建、金光路初中和小學、奉賢富力萬達廣場、海泉路(南海公路-日新路)等在建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年內將建成投用或基本建成。
此外,在奉賢重大工程中的S3、G228和奉浦東橋、航塘港南延伸、220千伏輸變電泰日改造線、公共消防站等項目現階段正在加緊實施,涉及本區的動遷騰地等配合任務也在抓緊落實推進中。
對此,奉賢區委書記莊木弟表示,未來奉賢將聚焦新空間、新名片、新超越,補短板、拉長板、鍛新板、拆爛板,“圍棋式”布局、“動車式”推進,持續優化功能定位,建設“四城一都”,形成特色風貌品位,探索“人民城市、人民性”奉賢指數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奉賢指數,加快建設人性化、人文化、人情味的人民城市,打造百萬以上人口的獨立綜合節點城市。
“四城一都” 未來之城成型
創新之城、公園之城、數字之城……十字水街、田字綠廊、一川煙雨、通江達海的上海南郊奉賢正在努力實現跨界、破圈、超越。在4月9日舉行的“五個新城”系列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莊木弟表示:“新城建設是奉賢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我們將找準奉賢新城之‘新’,致力于解決城市病,將硬件做軟、軟件做實,打造‘獨立、無邊界、遇見未見’的奉賢新城。”
當天會上發布的《奉賢新城“十四五”規劃建設行動方案》中,描繪了奉賢新城到“十四五”末的建設發展藍圖:立足“新片區西部門戶、南上海城市中心、長三角活力新城”定位,打造成為環杭州灣發展廊道上具有鮮明產業特色和獨特生態稟賦的綜合性節點城市,形成創新之城、公園之城、數字之城、消費之城、文化創意之都的“四城一都”基本框架。
據了解,作為百萬人口的獨立綜合性節點城市,奉賢新城將打造獨立的產業生態圈,探索“商務+居住”新模式,在產城融合中實現職住平衡,工作生活“零通勤”“零切換”。莊木弟介紹,奉賢新城將致力于解決城市病,用未來技術倒逼生產生活方式變革,加快城市數字化轉型,打造智慧車、聰明路、未來城,讓未來城市的場景隨處可見,成為獨樹一幟的突破口、試點區和新樣式。
“每一顆大白兔奶糖都產自奉賢。”6月1日,大白兔全球首店在奉賢新城開業。莊木弟在致辭中指出,當前,奉賢正以新城建設為契機,推進“四城一都”建設。同時,著力推動微空間、微基建、微功能建設,以此豐富城市空間布局。此次,“大白兔”添彩奉賢新城,正是企業與城市互動互融、賦能微空間的一種全新模式。奉賢期待越來越多的企業可以從這里出發,共同為打造“人性化、人文化、人情味的人民城市”貢獻力量,讓產城融合更強勁,讓“未來之城”更新潮,點燃這個“新江南呈現地、新產業爆發地、新青年集聚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
其實,早在九年前奉賢就與“大白兔”奶糖結緣。上海梅林正廣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吳堅介紹,“一方面,建在奉賢新城內的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是上海文化的新地標,對‘大白兔’的品牌、市場、渠道有很好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奉賢新城‘獨立、無邊界、遇見未見’的理念也與‘大白兔’堅持使用可降解的環保紙作為外包裝的生態環保理念,以及追求老品牌年輕化的發展理念互通;再加上奉賢多年來的關心和支持,我們沒有任何猶豫就做了這個決定。”
在與企業互動中,奉賢新城不僅追求跨界融合,還注重高品質建設。大白兔全球首店囊括了大白兔全系列80多種糖果產品、衍生產品和跨界產品,為奉賢新城聚焦“五型經濟”,拓展消費體驗,推進首店經濟按下了快車鍵。記者了解到,未來的奉賢還將持續把首店、首發、首秀作為推動區域消費的新熱點,形成連鎖溢出效應。今年下半年,胡桃里、奈雪的茶、迪卡儂、X隈研吾書店、新南華、多樂之日、嘻游記、馬記永泰喆等一批區域首店也將紛紛與消費者見面;富力萬達廣場、上報傳悅坊、南方圓心匯等商業載體同步提升區域品牌集聚度,商業帶來的新體驗將在奉賢新城隨處可見。
新城興則奉賢興。對此,莊木弟表示,要認真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以“今天我看世界,明天世界看我”的胸懷,只爭朝夕、拒絕“躺平”、破解“內卷”,瞄準最高標準、最好水平,以“比學趕超”的姿態,堅定信心、加快步伐,高質量高水平推進奉賢新城建設,實現從“最薄弱”到“最強勁”;要建設韌性城市、公園城市、甜甜圈城市,打響“生態+”“水綠交融、城市空間”等品牌,使奉賢在產城融合中實現職住平衡。
產業集聚 做大做強新經濟
產業高質量發展,既關乎一個地區發展的命運,也關系千家萬戶的美好生活。在上海的經濟版圖中,奉賢曾是不起眼的一員。彼時發展的八大優勢主導產業和六大新興產業,雖類別很全,但沒有“拿得出手”的標識。站在“十二五”末和“十三五”初的交匯點,嚴峻的產業形勢擺在奉賢領導干部面前,奉賢人都在苦苦思索:奉賢的新動力在哪里?
思想破冰才能開拓創新。產業部門開始比對14類產業,發現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等在“十二五”期間占全區規上產值比重較大。一組數據也令人振奮:上海的化妝品企業有40%在奉賢,而生物醫藥數量的占比僅次于浦東。看到這些產業在行業中的影響力,區委書記莊木弟畫出了奉賢產業發展的“大寫意”:建設以美麗健康產業為導向的“東方美谷”。
2015年,東方美谷寫入奉賢“十三五”規劃,奉賢掀起了一場破立并舉的浪潮。“三高一低”企業被列入“淘汰”名單,全面發力做大做強美麗健康企業。如今,東方美谷發展勢如破竹,獲評“中國化妝品產業之都”;在上海市發布的推進美麗健康產業發展13條政策中,“東方美谷”入選《上海市產業地圖》,產業規模已達500億元。
獨木難成林。奉賢的另一個機遇也在2018年悄然而至。特斯拉超級工廠正式落戶上海臨港地區,成為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制造業項目。有著汽車配件產業基礎的奉賢,必定要搭載上特斯拉的溢出效應。由此,又一個產業方向——“未來空間”應運而生,聚焦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奉賢再次發力。
奉賢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通過這一輪洗牌,‘東方美谷+未來空間’的雙引擎驅動戰略,成為‘十三五’期間奉賢產業發展的新動能。”一著棋活,滿盤生輝。如今,隨著“1+1+X”產業輪廓日漸清晰,奉賢經濟高質量發展邁上更高平臺。五年來,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從2015年的1507.1億元提高至2020年的1901.5億元,連續五年正增長。工業稅收從2015年的124.7億元提高至2020年的187.8億元。奉賢五年累計騰挪土地3.1萬畝。在奉賢區財富百強榜單上,稅收億元以上企業已達32家。
值得關注的是,未來奉賢將聚焦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社會和數字政府。5月27日,第二屆中國(上海)工業品在線交易節——東方美谷·愛企谷專場活動正式開幕,作為奉賢全力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專場活動以“數字轉型 服務 生態”為主題,聚焦企業數字化轉型,突出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驅動,強化數字技術策源功能,深度賦能制造業創新。
對此,莊木弟表示,“奉賢將融入上海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投資400億元打造三平方公里的‘數字江海’,形成產城融合的未來產業社區樣板,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多點發力 鑄造“金牌”營商環境
長期以來,奉賢是上海中小企業的集聚區,在引進中小企業的同時,一直堅持將中小企業質量提升作為工作主攻方向。4月28日,奉賢區舉行“一業一證”改革試點首批頒證儀式,為藥店、便利店、小餐飲等三個行業的八家市場主體頒發了行業綜合許可證,將一個行業經營所涉及“政府側”的多項行政許可事項,在“企業側”整合為一張載明相關行政許可信息的行業綜合許可證。
記者了解到,在政務服務方面,奉賢鞏固深化開辦企業便利化改革成果,將開辦企業“辦成一件事”,加快布局調整,著力形成奉賢開辦企業“1+2+X”政務服務圈(即一個“政銀互動”直辦點、兩個“一窗通”服務專區、若干個綜合服務窗口),為創業者免費發放開辦企業“大禮包”,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的滿意度,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在住所登記降“門檻”方面,奉賢出臺了《上海市奉賢區企業住所登記管理細則》,允許部分居住用房經過一定程序后作為企業住所,實施“集中登記”和“一址多照”登記方式,進一步簡化企業登記手續、降低企業設立門檻,有效解決了制約小微企業、初創企業發展的場所問題,全面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
讓企業少跑路,是政府服務優劣的“試金石”。據悉,奉賢在全區積極推廣全程在線申辦企業設立登記并領取電子營業執照業務,全面推行食品生產及經營許可、二類醫療器械備案、三類醫療器械許可、藥品零售企業經營許可等事項全程網辦,讓企業和群眾足不出戶就能辦成事、辦好事。
對此,莊木弟認為,營商環境好不好,關鍵要看企業和群眾獲得感強不強,以及經濟發展水平高不高。我們將始終按照“十個一切”的原則,搶抓上海“五個新城”的發展機遇,聚焦鄉村振興、東方美谷、未來空間、奉賢新城“3+1”工程,助力奉賢新城在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中脫穎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一流的營商環境得益于加大對企業創新創造的培育與保護。奉賢區積極發揮“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業務奉賢受理窗口”作用,加強知識產權服務指導力度,持續推進商標注冊便利化。今年以來,奉賢區商標申請和注冊數量均居全市第一,發明專利授權同比增速全市第一。奉賢區不斷加強檢驗檢測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搭建化妝品等檢驗檢測服務平臺;打造“對話賢商”政企互動平臺,以“服務轉型、數字賦能”,讓企業點進一個平臺,找到所需答案;沖上一線參與招商引資,發揮區內自身優勢,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辦理流程等“一口清”的高效服務。
“下一步,區市場監管局將繼續圍繞奉賢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總體部署,在重點領域上深耕細作,在體制機制上尋求突破,在優化服務上精益求精,筑起政務服務的‘高速公路’,跑出企業開辦的‘奉賢速度’,努力為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對此,奉賢區政府相關工作人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