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柳寧馨 李振 廣州報道 廣州開發區又迎來了高光時刻。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了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廣州市共有47家企業上榜。其中,廣州開發區獨占26家,占比超五成。
“專精特新”企業是指具有專業化與專項技術、產品工藝技術精深性和企業管理的精細化、產品或服務獨特性與特色性、自主創新及模式新穎化等特征的中小企業,普遍具有科技含量高、設備工藝先進、市場競爭力強等特點。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注意到,這26家“小巨人”企業主要分布在生物科技、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制造等領域,這是廣州開發區近年來發展的重點產業。同時,這也與廣東戰略性產業集群的發展方向相一致。
目前,廣州開發區專精特新企業達100家,包括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2家,榮獲中國專利金獎3項,發明專利授權量穩居全國經開區第一。
廣州市委常委、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周亞偉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小企業能辦大事’的重要指示,通過梯度培育、強化創新、精準服務來引導廣大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培育出更多的‘小巨人’。”
專精特精“小巨人”企業是中小企業中最具活力的群體。廣州開發區為什么能成為培育“小巨人”企業的沃土?在錨定“專精特精”路徑的背后,廣州開發區又有哪些可借鑒的經驗?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注意到,政策創新、專業扶持、創新賦能是廣州開發區培育“小巨人”企業的核心要素。
首先,圍繞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廣州開發區率先推出“金鑲玉”系列政策體系,在企業創新發展、人才引進、融資服務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
同時,廣州開發區還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庫,引導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道路,加快培育一批在國內細分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單打冠軍”和在國內有重要影響力的“行業小巨人”,著力打造“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活力之區。
此次獲得認定的禾信儀器是一家專注質譜技術的高端裝備企業,目前已成為國內質譜儀器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具備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據了解,其主導產品環境監測質譜儀近三年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均超過70%,排名第一,在全球細分領域市場占有率近30%,排名前三。
周亞偉表示,“企業要繼續堅持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發揮在質譜技術領域的獨特優勢,研發更多創新性成果和產品,不斷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
另一家“小巨人”企業——谷東科技有限公司則擁有國內最先進的高精度納米級全息光學實驗室及專業研發團隊,致力于 AI 和 AR 相結合的應用技術研發,推出了國內首款基于陣列光波導技術實現量產的智能AR眼鏡。
此外,廣州開發區確立了“知識產權制度創新實踐探索區”的戰略目標,還創新性地形成“行政+司法+仲裁+調解”知識產權保護格局,為知識產權保駕護航,打通創新鏈條,釋放創新效益。
博緯通信就是一個例子。這家“小巨人”企業致力于研發、生產和銷售高容量基站天線,在矩形賦形和多波束等核心領域突破了跨國公司的技術壟斷,取得了自主知識產權,近三年市場占有率位列廣東省前三名。
周亞偉指出,希望企業進一步加強研發,堅持“十年磨一劍”,形成技藝專有性、產品專用性,加大市場占有率,為更多龍頭企業提供專業配套。
而通過強化政策扶持和服務保障,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加速成長,廣州開發區成為中小企業成長沃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