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博士后,深圳國家高技術產業創新中心研究員;曾堅朋,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仲亮,深圳國家高技術產業創新中心研究員
經過40多年的發展,深圳從早期的代工生產基地轉型升級為科技創新的現代化城市,深圳強勁的競爭力和強大的創新能力離不開高層次人才在科技前沿和產業發展中的“引擎作用”。面對全球范圍內的“搶人大戰”,深圳高層次人才引進面臨諸多挑戰,需要進一步發揮優勢,突破自身短板,為城市發展源源不斷注入動力。
一、高層次人才是深圳打造全球標桿城市的必備要素
高層次人才是國家崛起、民族復興之本。美國的發展史表明,只有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讓來自世界各國的精英人才源源不斷地聚集,才能始終保持強大的活力和領先地位。美國通過各種手段吸引大批高水平科學家,為自然科學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推動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人才戰略的提出,加速了我國高層次人才的匯聚。
高層次創新型人才是驅動創新發展的關鍵因素,是建設創新型城市、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的主導力量。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經濟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雙區驅動”歷史機遇前,深圳要再次騰飛,必須依靠人才驅動發展戰略。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多年來,始終把創新與人才作為城市的主導戰略,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吸引海內外科技精英來深,為深圳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了源頭活水。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之初,全市僅有2名技術員,為緩解短時間內技術工人供給不足的矛盾,深圳通過多元化方式引進了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1992年,深圳在全國率先推行企業全員勞動合同制,為華為、賽格、中興、騰訊等科技企業快速崛起提供人才保障。2001年,深圳提出“人才強市”戰略并推出六項新政策,進一步優化人才環境,構建與深圳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人才特區”。2012年以來,深圳面臨的產業轉型升級需求不斷增大,科技創新要從“跟跑”向“并跑”“領跑”轉變,深圳人才政策抓手開始轉向深化改革、擴大規模及提升質量。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深圳國際化城市的定位進一步被強化。《深圳“十四五”規劃》已確定“20+7”產業布局,具體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數字經濟、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綠色低碳、海洋經濟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20大產業集群),以及區塊鏈與量子信息、類腦智能、細胞與基因、合成生物、可見光通信與光計算、深地深海、空天技術七大未來產業。深圳長期以來的招才引智政策,吸引了大批具有世界頂尖水平的高層次人才,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原動力,加速高新產業快速發展。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深圳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合計實現增加值8575.47億元,占GDP的比重為39.4%,同比增長8.1%。為增強城市競爭力、產業發展繼續領跑全國、高質量建設全球標桿城市,深圳迫切需要多舉措、多渠道培養引進高層次人才,依靠高層次創新型人才推進科技進步,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搶占新一輪經濟科技制高點,激發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二、深圳高層次人才引進現狀及短板
(一)深圳高層次人才引進現狀
深圳作為現代中國經濟奇跡的發生地,從早期依靠低端制造業和低廉勞動力的發展模式中脫離出來,快速轉型升級至以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的現代經濟發展模式,深圳強勁的競爭力和強大的創新能力背后蘊藏著諸多行業及企業對擁有高端技術、豐富經驗的專業人才的需求。為克服人才不足瓶頸,深圳始終大力推進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不斷健全完善高層次人才政策體系,為人才在深圳創新創業提供全方位支持。
2008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強高層次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深發〔2008〕10號)及6項配套政策(簡稱“1+6”政策),具體包括《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認定辦法》《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住房解決辦法(試行)》《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子女入學解決辦法(試行)》等,給予高層次創新人才資金資助、研究進修等扶持,并瞄準住房、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一系列痛點,提供配套服務,切實解決人才后顧之憂。
在國內高層次人才政策基礎上,為進一步引進海外頂尖人才到深創新創業,2011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出臺《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孔雀計劃”的意見》(簡稱《意見》)(深發〔2011〕9號)及5項配套政策,重點針對新能源、互聯網、生物、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進具備較高專業素養和豐富海外工作經驗、掌握先進科學技術、熟悉國際市場運作的海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及核心團隊。《意見》提出,健全配套服務機制,及時解決海外高層次人才在居留和出入境、落戶、子女入學、配偶就業、醫療保險等方面的問題和困難,并且深圳在創業資助、項目研發資助、成果轉化資助、政策配套資助等方面支持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來源:文/徐翌欽
深圳高層次人才引進短板及對策
來源:聘聘發布時間:202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