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業由才廣。昨晚,上海代表團“云采訪”活動舉行。圍繞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與保護,丁光宏、廖昌永、朱國萍三位全國人大代表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和關切,也在互動交流中建議:一方面要繼續鼓勵年輕人在社會上敢闖敢干敢試;同時要搭好平臺,讓他們充分展示才華,也更好地實現人才高質量培養。
朱國萍:為啥政策很給力,年輕人難有熱情?
“提高國家綜合競爭力,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尤其需要高端職業技能人才。”向來關注“一老一小”的“小巷總理”朱國萍,分享了對技能人才培養的調研成果。
現實情況看,高端職業技能人才的培養之路仍是“道阻且長”——政策很給力,年輕人卻很難提起熱情。究其原因,主要是職業技術工人激勵機制不完善,各項保障和待遇相對較弱,職業榮譽感、獲得感不強,導致多數青年不愿待在技術崗位上。
“要在全社會形成以勞動為榮的氛圍,要讓職業技能人才擁有職業自豪感?!敝靽冀ㄗh,培養新時代的能工巧匠,必須從小樹立孩子們愛勞動、樂奉獻的品質,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引導全社會正確認識工匠精神的本質和重要性,由此提升在社會上的認可度。
她建議,首先要加強培育機制建設,建議建立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渠道共同參與職業技術人才培育機制,對人才的評選、表彰、師資培訓、教材開發等發放專項扶持資金?!白屍髽I進學校,讓專家進企業,培養在校學生成為能做事、會做事的人才,成為一批又一批創造高效勞動價值的‘工匠’型職業技能人才”。
其次,建議建立職業技能人才資源庫,為高端技能人才的引進和交流搭設交流服務平臺,建立市場導向的高端技能人才流動機制,讓人才更便利地找到施展才華的舞臺,也讓企業更便捷地找到發展所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