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市楊浦區的城市數字化轉型體驗館,是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實踐展示的最新窗口和地標,系統展示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規劃布局、重大項目、標桿場景。
5月11日下午,上海航天精密機械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在這里向記者展示了一項最新研制的成果——航天無損檢測云平臺:工作人員戴上AR眼鏡,就能看到巡檢場景的高清音視頻畫面,接受專家遠程指導,實現“隔空”操作。
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是上海市委、市政府面向未來城市發展新的戰略優勢,做出的重要部署。在產業數字化方面,上海正在推進數字航空、數字船舶、數字汽車等九大制造新模式。
上海航天精密機械研究所試驗檢測事業部副部長周鵬飛介紹說,航天無損檢測云平臺是針對高端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和航天復雜構件焊接檢測需求研發的,適用于航天、航空、船舶等高端制造業全生命周期質量檢測與監控,也可應用于港口、電站、工廠、交通等領域運行過程監控與安全管理。
周鵬飛是一名85后,他所在的核心團隊是一支20多人的年輕隊伍,平均年齡30歲左右,以碩博士學歷為主。“航天無損檢測云平臺研制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來自不同專業的人才,包括電子、信息、機械等方面。研制過程中大家需要不斷學習應用新知識,例如航天無損檢測云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元宇宙檢測機器人’,這就涉及AR、云計算、肢體感知控制等多項技術。”
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805所也有一支年輕團隊,他們以80后、90后為主,還有部分00后。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805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數字火箭、數字衛星、數字空間站、數字探月方面的最新成果。例如,通過數字化轉型,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構建了全球唯一的低軌氣象衛星數據觀測網,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在國際氣象事務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如今,從北極圈到南極大陸,獲取全球衛星觀測數據只需要兩個小時,每5分鐘就有一張北半球云圖、每1分鐘就能生成一張指定區域云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