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校企就業促進會在河北外國語學院召開了第一屆第二次會議,會上增補了執行副會長、副會長、秘書長以及理事等單位。今后,通過河北省校企就業促進會這一平臺,校企雙方將努力探索如何突破用人單位和育人單位“有事沒人干、有人沒事干”的“瓶頸”新辦法、新途徑,同時將積極促進高校科技成果的轉化和企業科技成果反哺高校教學。
【動態】
促進會“添丁” 會員增補入會招攬人才
河北省校企就業促進會是由河北外國語學院發起,由河北省范圍內大中小特色企業和中職、高職、本科高校共同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
促進會針對企事業單位需求,推動院校教學改革,改變院校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增強院校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選擇性,促進我省院校向應用型辦學發展。同時將為企事業單位和院校搭建平臺,為在校生提供實習、實踐、就業機會,將企業投資機構和相關的生產項目引進校園,實現院校和企事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目前,河北省校企就業促進會的會員單位近五百家,涉及商貿、教育、醫療、網絡、電子信息技術、機械機電、旅游餐飲酒店、文化藝術等多個行業。
22日上午,促進會吸引了幾十家新會員增補入會,會員單位相關負責人紛紛表示,促進會的成立非常適應社會的發展,有利于解決企業用人問題和學生就業問題,為解決企業人才短缺問題搭建了平臺,同時為會員之間相互交流、互通有無搭建了橋梁,以便企業更好地發展、更多地為社會創造價值。
【總結】
促進會成立一年多 校企合作成效顯著
一年多來,促進會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壯大會員隊伍的同時也實現了結構的優化、層次的提升;在暢通大學生就業——企業用人通道上拓展了途徑;在產教融合、應用型人才培養上進行了深入探索;充分發揮商會的橋梁紐帶作用,通過三個層次的走訪,了解了會員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行業發展情況,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在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上貢獻了力量。
比如,在服務經濟社會方面,深化校企合作、推動教育教學改革、重建企業人才來源新渠道、營造我省就業創業工作新局面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探索。在人才支撐方面,河北省校企就業促進會依托河北外國語學院的7個專業集群,可有效為各行業企業走向國內外市場,特別是非洲、拉美、歐洲、北美、中東歐等市場的開拓和發展提供優質的應用型人才支撐。
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中,河北省校企就業促進會依托河北外國語學院的國際資源從2015年1月開始為各商會準備了國際性專業CEO培訓、行業崗位精英進修培訓等各類培訓。學校還準備幫助商會企業對接國外企業資源,并通過多語種國際網絡電臺、網站、電視臺,為商會企業走出國門提供平臺。
【展望】
校企強強聯合 多渠道探索人才供需深度融合
會上,河北省校企就業促進會會長、河北外國語學院董事長、校長孫建中教授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促進會要發揮政府、高校、企業的橋梁紐帶作用,深化校企合作、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努力重建企業人才來源的新渠道,同時要廣開門路,營造我省就業創業工作新局面。
比如,促進會將重點采取以下四大措施來探索校企深度融合:一是開展行業、專業研究,引導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科學對接;二是促進高校科研成果的社會轉化以及企業科技成果向學校課堂的流動,使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科學融合,為企業生產、經營方式的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智力支撐;三是通過企業項目進校園、專業公司化、建設聯合體式的高校實習基地、建設2163畝產教一體、校企融合的產教融合示范區等形式,實現校企資源的充分共享;四是建立由政府、學校、企業、社會和學生及其家長等多方參與的評價機制,客觀檢驗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學效果;五是疏通企業精英與高校教師的換崗通道,讓校企互相解決課題、難題。
通過校企多渠道深度融合,最終使用人單位參與所需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為企業提供對口、高質量的人才支撐,幫助企業實現“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汗水經濟”向“智慧經濟”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