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發布留漢大學畢業生升級版的新政。探索聚才武漢樣本,讓全國再次聚焦武漢。作為世界500強的綠地集團,積極響應武漢市的人才戰略,助力推動“雙百萬”人才計劃。
武漢“雙百萬”吸引人才回漢綠地“加碼”:打造理想辦公與居住環境
自10月16日正式受理留漢大學生落戶業務以來,武漢市各個政務中心人頭攢動。“畢業后一直在廣州打拼,這兩年每次回武漢,家鄉變化太大了,機會也多,這次政府出臺落戶政策,毫不猶豫回家鄉創業。”三年前畢業于理工大學的隨州人胡先生興奮地介紹。
中部崛起要走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之路。這已經是不少有識之士的共識,和沿海發達地區相比,中部同樣可以和國際一流的創新資源對接,未來,人才將是比拼新經濟的關鍵。擁有上百所高校資源的湖北省,也將逐漸擺脫“楚才東南飛”的尷尬局面。
知名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認為:“雙百萬”人才戰略可使武漢的城市形象顯得更年輕,會形成別具一格的武漢氣場。民盟中央常委、華中農業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鄧秀新說,世界發展的趨勢,靠的是人才,未來是知識經濟時代,留住智慧腦袋,是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
綠地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綠地深耕武漢多年,武昌綠地中心和光谷綠地中心兩大地標建筑即將問世。綠地整合全球資源,不能能為武漢招攬的人才提供工作崗位,更能通過打造理想的辦公與居住環境,為武漢的人才大戰“加碼”。
長江主軸和長江新城成人才新坐標綠地“卡位”:為精英建設“大后方”
在全國率先引爆人才大戰后,武漢要怎樣讓人才發揮最大的能動性?武漢又拿什么樣的發展大計來留住這些人才?
答案是:武漢要打造世界級長江中軸文明帶,并規劃了長江新城。這兩大項目將承接大量人才的“落戶”工作。人才能安居武漢,最首要的兩大條件是:有工作,能生活。
在工作方位方面,作為全球500強企業,綠地集團一直以前瞻眼光與城市同步發展。在武漢提出“雙百萬”人才戰略后,綠地集團積極響應,并在提供見習崗位,就業機會等方面在積極謀劃具體政策。
而在宜居生活方面,武漢要打造“大學之城”“青年之城”“夢想之城”“創新之城”,綠地·派克公館位于和平大道三環線附近,與武漢的發展大計——長江主軸旁的紅鋼城十分接近,西臨長江,與長江新城一江之隔,為留漢精英提供了宜居的棲息之所。
綠地在長江新城和光谷兩大高速發展的區域之間,將派克公館項目定位為連接長江新城與光谷兩大人才高地的中心點,以助力“百萬大學生留漢”的姿態,成為人才堅實的“大后方”。
完善交通、成熟配套讓工作生活舒適
綠地“支撐”:多維度為精英服務
作為青山樓市驕子的綠地·派克公館是由綠地集團滿足新興的城市人居理念,斥巨資打造的青山區百萬方城市綜合體。項目有關負責人表示,綠地·派克公館項目將積極助力“雙百萬”人才計劃的重點項目,針對這次落戶武漢的大學生,憑相關證件可獲得該項目2000元購房抵用券。
據了解,該項目主要可為人才提供以下多個方位的支撐。首先是交通支撐,該項目位于和平大道主干道、地鐵5號線建設十一路站口、與三環線接軌,交通便利,順三環線南下十多分鐘的車程可直達光谷。作為人才高地的“后方”,項目為兩大人才聚集地提供一個交通軸心。
其次,強有力的商業支撐,商業總面積就超過20萬方。三棟高層建筑依次為三級甲等寫字樓、四星級酒店和SOHO公寓。項目在和平大道自北向南與眾圓廣場、奧山世紀城等形成商業主軸線,將輻射周邊更多人群。
除此外,辦公上的支撐也十分到位,項目寫字樓主要服務兩大類人群,第一類是為青山區企業提供的總部式辦公服務區,綠地的全球智慧化辦公就是這樣的平臺,可以為青山區大型企業提供全球化的商務商貿資源整合。第二大類則是在青山區政府合作的基礎下,以 SOHO公寓出租模式為主,為剛起步階段創業人士提供的企業孵化器服務。
當然,最重要的莫過于住宅支撐,目前一期已經交房,成就約3000戶業主家庭的安居夢想,項目建成以后住宅可容納8000戶將近24000人。綠地隆重引入綠地理想家3.0產品,將把5大理想空間、100余產品細節的研究融入到產品中,為青年提供一個理想、智慧、品質的居住環境,以利于廣大青年更愉悅、更高效地投入到城市建設之中。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