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經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審定,長沙市政府辦公廳印發(fā)《長沙市緊缺急需人才集聚工程實施細則(試行)》和《“長沙工匠”鑄造工程實施細則(試行)》。上述文件提出,長沙將每年認定一批市級高層次緊缺急需人才,根據人才類別,最高給予50萬元的獎勵補貼。
每年定期發(fā)布緊缺急需人才需求目錄
根據長沙提出的“緊缺急需人才集聚工程”,未來五年將引進培育2000名高層次緊缺急需人才。
什么是緊缺急需人才?有什么政策支持?根據《長沙市緊缺急需人才集聚工程實施細則(試行)》的規(guī)定,緊缺急需人才是指2017年6月21日之后,來長沙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為長沙智能制造、文化創(chuàng)意、現代服務、社會民生等重點產業(yè)、重點領域迫切需要且相對緊缺的人才。
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每年4月將定期編制發(fā)布《長沙市緊缺急需人才需求目錄》,作為緊缺急需人才引進、培養(yǎng)和認定的依據。對于新引進的、所從事崗位在當年度《長沙市緊缺急需人才需求目錄》內的人才,將給予相應的支持政策。例如,在市級層面,突出長沙重點產業(yè)、重點領域、重大工程,每年認定一批市級高層次緊缺急需人才,根據人才類別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15萬元獎勵補貼。同時,各國家級園區(qū)、區(qū)縣(市)可參照細則,根據本區(qū)域人才需求情況,制定配套的緊缺急需人才支持政策。
首套房不受戶籍和社保繳存等限制
除了緊缺急需人才,“長沙制造”呼喚大批高水平的“長沙工匠”。長沙“人才新政22條”提出要實施“長沙工匠”鑄造工程,未來五年,重點在先進制造領域培育引進15萬名技能人才、3萬名高技能人才。
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長沙工匠”鑄造工程面向在長沙市工作,獲得國家職業(yè)資格一至五級證書的技工。其中,高技能人才是獲得一至三級國家職業(yè)資格證書的技工(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
根據此次出臺的《“長沙工匠”鑄造工程實施細則(試行)》,職業(yè)技能晉級獎勵的對象主要是兩大類,即從市外新引進的具有高級技師、技師國家職業(yè)資格的企業(yè)職工,和市內新獲得高級技師、技師的職工,獎勵的標準為高級技師5000元、技師2000元。
參加技能競賽的獲獎者也能獲得配套獎勵。例如,每年組織開展“十行狀元、百優(yōu)工匠”評選競賽活動,對獲獎者分別給予6萬元、3萬元獎勵;對新引進或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及相當層次獎項的高技能人才,給予100萬元獎勵,給予用人單位50萬元獎勵。
根據細則,對于在長工作、具有技師及以上職業(yè)資格的技能人才,首套購房不受戶籍和個稅、社保繳存限制;新引進培育的高級技師在長首次購房的,給予3萬元購房補貼。
長沙工匠晉級獎勵申報條件
新引進的具有高級技師、技師國家職業(yè)資格的申請人,需是2017年6月21日后引進到長沙市,與企業(yè)簽訂3年(含)以上勞動合同,且連續(xù)繳納1年(含)以上社會保險,其職業(yè)資格證書須能在國家職業(yè)資格網站查詢到,查詢不到的須提供發(fā)證機關出具的有效證明。
新獲得高級技師、技師職業(yè)資格的申請人,其職業(yè)資格應是2017年6月21日后獲得,在長沙市連續(xù)繳納1年(含)以上社會保險。
申請人所在企業(yè)應在長沙市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依法在長沙市納稅和繳納社會保險。
緊缺急需人才申報指南
申報對象
01
在長工作一年以上,與用人單位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聘用合同)或為企業(yè)法定代表人、第一大股東及持股30%以上的股東。
02
從事崗位需在其申報當年度發(fā)布的《長沙市緊缺急需人才需求目錄》內
03
符合《長沙市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目錄》中D類人才標準要求
申報單位
人才所在企業(yè)或市屬高職以上院校、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科研院所等單位。
企業(yè)應在長沙市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依法在長沙市納稅和參加社會保險,具備一定發(fā)展基礎或產業(yè)規(guī)模。
計劃辦好5所示范性高級技工學校
此次出臺的長沙“人才新政22條”第二批細則辦法中,提出職業(yè)院校、技工學校為長沙市的企業(yè)培養(yǎng)輸送技能人才也能獲得獎勵。
據悉,凡是長沙市管全日制學制2年(含)以上的職業(yè)院校、技工學校,以及已在長沙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登記注冊的民辦職業(yè)培訓學校,如果每年度累計向在長沙市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依法在長沙市納稅和繳納社會保險的企業(yè)輸送100人(含)以上與企業(yè)簽訂3年(含)以上勞動合同的中級(含)以上技工,按每輸送一人500元的標準給予院校獎勵。
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未來五年,長沙將辦好5所示范性高級技工學校。同時,依托長沙市高級技工學校、高職院校,創(chuàng)辦1所以上新型技師學院。
人才新政進入全面落實兌現階段
“我們是真心引才,誠意引才。”10月23日上午,長沙市委組織部副縣級組織員劉懷彧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長沙“人才新政22條”第二批10個細則辦法正式出臺,意味著新政進入了全面落實兌現階段。
“就這次集中出臺的10個配套辦法來說,改革創(chuàng)新是最受關注的亮點之一。”劉懷彧介紹,其中涉及到向用人單位放權、全過程激勵人才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全方位服務人才工作生活等方面。長沙市衛(wèi)計委人事處處長羅權球介紹,衛(wèi)計系統是此次新政首當其沖的獲益者之一。“新政里擴大單位用人自主權為我們開辟了綠色通道。”羅權球說,以前,有的高層次人才因為年齡偏大、職稱偏低,受到政策的限制。現在政策實施后,條件放寬了,“我們有更多的自主權來引進高層次人才。”
除了擴大用人單位自主權,此次出臺的《長沙人才綠卡管理服務辦法(試行)》規(guī)定,A、B、C、D類人才憑長沙人才綠卡可享受出入境服務,海關通關便利,機場、高鐵站、火車站貴賓服務以及購房、子女入學等服務。
“A、B、C、D類的差別不大。”長沙市委組織部人才處處長余萬賢說,以子女入學為例,“A、B、C三類可以在全市按照個人意愿和實際情況進行選擇,而D類人才則區(qū)縣內相對就近的公辦學校來統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