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市中區舉辦濟南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泉城對話—創新設計驅動產城融合”高峰論壇,這也是濟南首次舉辦高級別設計類高峰論壇。
山東擁有雄厚的文化、制造、農業等產業基礎,但相比南方,為什么創新設計產業發展緩慢?山東如何培育發展有特色的創新設計產業?濟南乃至山東有很多文化創意類的園區,為什么還要打造濟南國
際創新設計產業園?
以上問題,在9月22日的“泉城對話—創新設計驅動產城融合”高峰論壇上得到解答,全國設計領域專家學者來到濟南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共謀山東產業轉型升級大計。
市中區委、區政府把文化產業工作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立足區位優勢,科學規劃,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在打造產業集聚、特色鮮明的文化產業園區,培育高層次、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大型骨干文化企業等方面,做了大量積極有效的探索和實踐,不斷發揮轄區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等資源優勢,以產業園區、高端樓宇、老舊廠房等為依托,加快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發展,逐漸形成了一批產業聚集、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基地),一批高層次、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大型骨干文化創意企業,一批人氣旺、市場廣、前景好的文化消費新熱點,為文化產業的全面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作為市中區文化產業的龍頭項目,在9月22日開園納客的濟南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規劃總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由市中區政府、山東出版集團、廣東同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打造。項目采取“政府主導、專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模式,以工業設計、新媒體、教育裝備、設計研發為主體,規劃建成華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設計高端產業聚集區。
記者現場采訪了解到,論壇由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城市經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國家高端智庫專家李津逵主持,與會的相關政府負責人、企業代表和高校專家來自山東、廣東、上海等地。圍繞園區建設等問題,專家們各抒己見。廣東工業設計協會會長胡啟志表示,廣東工業設計城有四個特色:設計產業化、人才職業化、發展國際化、產業集聚化。濟南園區應成為濟南的特色、山東的標桿,形成更大的影響力。廣東工業設計今后將加強與濟南地區的溝通交流。
山東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王震亞表示,工業設計不僅是工業領域,而且是規模化和產業化的。山大的工業設計人才缺少產業化能力,主要是因為濟南缺少工業設計企業;濟南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未來將成為山東省產業設計人才的孵化基地,將工業設計人才留在濟南。
“山大的工業設計人才理念基礎很好,但缺少與工業設計產業的對接和實踐。與上海同濟大學相比,原因主要在于濟南缺少工業設計的大背景、環境及平臺。希望園區在濟南可以為工業設計人才提供專業發展的平臺和機會。”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教授劉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