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進區緊緊圍繞“雙創”示范基地建設,堅持以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為抓手,重點圍繞“產業轉型、引才創業、創新載體、對外合作、科教融合、優化環境”六個方面,大力探索創新創業“新蘇南模式”,取得了階段性成效,2016年榮獲中國中小城市創新創業百強區第一名。
打造產業集群,推動產業轉型發展
著力推動特色產業集聚壯大,聚焦“石墨烯、智能裝備、軌道交通、綠色建筑”等特色新興工業產業和花木特色產業,著力推進產業集聚壯大,吸引了中科院先進所、北化研究院、南大研究院等一批產業化前景較好的國內外重點高校院所的產學研合作項目。通過引導大個體升級為企業、促進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支持企業上市擴張等多種途徑,助推民營企業提質增效,推進了瑞聲科技、恒立液壓等為代表的一批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區超八成的稅收,創造了超九成的就業和九成的工業投資。2016年,全區省標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分別達到31.3%和45.2%,高新技術企業445家;2016年以來,新增上市企業5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5家。50個“雙創”重點項目進展順利,累計完成投資165億元,完成計劃總投資的42.12%。
建設“雙創”載體,提升承載功能
積極實施《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實施方案(2015-2020年)》等政策文件,大力整合人才、資本、金融等要素,加快建設符合大眾創新創業需求和特點,集創新與創業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孵化與投資相結合的多元化創新創業平臺。2016年5月以來,直接撥付支持常州科教城、武進工業設計園、半導體照明聯合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州基地)等創新創業平臺建設資金達6857.5萬元。新增國家級創新創業平臺1個,省級創新創業平臺29個,其中省級眾創空間7個,新增孵化器面積22萬平方米。建成1個江蘇省農村青年電商創業培育示范基地,武進區職業技能培訓中心成功申報了江蘇省創業培訓基地,新增5個區級大學生創業園和2個市級創業園,共扶持創業4143人,創業帶動就業13948人,其中扶持大學生創業1166人,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4122人;農民創業1107人;享受創業扶持政策1759人,創業扶持資金6481萬元,其中為157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計6284萬元。建立武進區職工創新創業基地,出臺《武進工會2016-2018年服務職工創新創業工作實施意見》,提供1000萬元創新創業專項扶持資金。截至目前,基地已有24位創業者申請開業補貼或創業孵化補貼,累計發放補貼12.6萬元,184家創業企業申請小額保證保險貸款補貼,累計發放貸款1838萬元。
強化對外合作,擴大影響力
依托以常州創新園、中德常州創新園等現有創新創業國際化合作基礎,推進國際創新平臺建設,促進項目與市場、人才與資本的銜接融合,形成“創意+創新+創業+創富”的新生態。作為全國唯一一家獲得兩國政府高層認可及授權的中國以色列常州創新園,緊緊圍繞劉延東副總理關于將“中以常州創新園建設成為國家經濟轉型升級時期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國際合作典范”發展目標,積極探索對以合作創新機制和體制。2017年3月21日上午,中國以色列創新合作聯委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舉行,與以色列簽署《關于共建中以常州創新園聯合辦公室的聯合聲明》,共同探索雙方加強信息互通,提高“中以常州創新園共建計劃”在以色列企業中的知名度,深入開展合作,加快推進中以常州創新園建設。截至目前,中以常州創新園已集聚企業56家,專家技術人員150名,設立規模超過120億元的中以產業發展基金。2016年9月中德創新園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歐盟委員會評為“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示范區”,2017年3月,獲批加入中德智能制造聯盟。2016年10月,蘇澳(江蘇-澳門)合作園區正式落戶武進區。全區對外合作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