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擁有一技之長,手握“金剛鉆”對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尤其重要。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到技能院校學習,哪些技能人才最搶手?哪些專業最吃香?昨日,記者從“巴渝工匠2020”論壇暨重慶市職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年會上了解到,目前我市技工院校畢業生就業率近幾年一直穩定在98%,新能源汽車等新型產業人才需求量大。
近年來,伴隨新一輪制造業變革,數字化、智能化等高新技術不斷推廣和運用,企業對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2017年初,我市印發了《巴渝工匠2020計劃實施方案》,我市人才觀念得到升級,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正不斷加強。
據市人社局副局長謝辛介紹,目前全市技工院校54所,開設專業182個,開辦專業點579個,與全市重點支柱產業、新興產業對接度達73%,在校生9.8萬人,今年招生已達3.14萬人,一舉扭轉連續三年下滑趨勢。技工院校畢業生就業率近幾年一直穩定在98%,其中機械類和交通類專業學生最走俏。全市民辦職業技能培訓機構597所,職業技能鑒定機構155所,2016年鑒定量達40余萬人次。截至2016年12月,全市技能人才總量340萬人,高技能人才94萬人。
為了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技能學校也會隨著產業發展和調整的需要來調整相關專業。“不景氣的專業要限制,對地方需要鼓勵發展的產業,就要進行申報開設。今年我們學校就新增了7個專業,淘汰了3個專業。”重慶市工業技師學院院長唐勇介紹,淘汰的有礦山機電等專業,開設了電子信息技術、工業機器人維護等專業。
據重慶市藝才技工學校校長王勇介紹,他們學校的電子電工一直屬于緊俏專業,人才需求缺口大。“目前一名熟練的電工工資在4000—8000元。”王勇說,培養實用型人才是技工院校的準則。他們今年就新開設了新能源汽修模塊、無人機技術和無人機智能制造專業,都是為了適應社會發展需要。
據悉,為鼓勵我市技工院校開設更多市場需要的技能專業,我市正在制定技工院校專業補貼激勵制度。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業能力建設處介紹,這項計劃已經納入議事議程的技工院校建設新制度,計劃將技工院校專業和市場掛鉤緊密度結合起來考核,學生畢業后就業率高,在重慶本地實現就業的比率高,設置的技能專業和重慶支柱產業及新興產業貼合度高,政府轉移支付的辦學財政補貼就會越高。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