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水平代表的是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潛力。我們將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方面積極助力佛山經濟社會發展。”近日,廣東財經大學校長于海峰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點贊佛山打造南方高等教育名城的決心與魄力。他建議,佛山善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形成的人才聚集效應,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觀,加速引進人才。同時,政府融入高校人才培養,尤其是校政合作人才培養,為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有利條件,助力科研成果孵化成實實在在的生產力、創新力。
作為一名財政稅收領域的專家,于海峰還對佛山推進降成本給出建議。“佛山接下來可深化完善稅收征收管理、征收服務、落實全國統一征收政策等工作,提升減稅降費成效。”
打造高教名城
政校合作助推成果轉化
今年4月,佛山召開全市教育工作會議,并提出要推動高等教育跨越發展,建設成為產教相促、協同創新、城產人教融合發展的南方高等教育名城。
5月,廣東省教育廳、佛山市人民政府、三水區人民政府、廣東財經大學四方簽署了共建廣東財經大學佛山校區協議,著力打造特色鮮明、與佛山產業發展高度融合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按計劃,佛山校區從2017年起進行全學段招生,逐步擴大招生規模和辦學規模。到2021年,全學段本科生培養規模達到2400人,全學段專業碩士培養規模達到300人。
“高等教育水平代表的是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潛力。”廣東財經大學校長于海峰表示,廣東財經大學將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方面積極助力佛山經濟社會發展。
“有數據顯示,大學生在就業時,首先選擇的是他們大學所在的城市。在培養和教育方面,不同的城市對身處其中的大學生起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是不盡一致的。”他透露,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廣東財經大學全日制畢業生約為16萬人,其中約有1.6萬人選擇在佛山就業。“接下來,佛山校區將實行全學段招生,相信留在佛山就業的學生還會更多。”
于海峰表示,過去,大批“星期六工程師”乘渡船從廣州而來,幫助佛山“洗腳上田”的農民發展工業。如今,廣佛交通對接便捷,互聯互通日益完善,加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形成的人才聚集效應,佛山應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觀,推出相應政策,引進更多人才,推動產業、城市發展。
以高校人才為例,他表示,城市可吸收高水平教師為城市建設發展的咨詢專家。決策者可通過聽取意見、課題研究、決策咨詢等途徑,吸取專家的智慧為城市謀求發展。當然,高校也應主動出擊,積極參與解決城市發展課題。
同時,可在高校建設科研創新基地,以基地創新研究成果助推城市發展。
“政府應融入高校人才培養尤其是校政合作人才培養,為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有利條件,助力科研成果孵化成實實在在的生產力、創新力。”他還表示,政府應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多個方面促成校校合作,打造高校板塊,形成科技創新合力,助力城市快速發展。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