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政府發布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政策意見,被稱為“暖企十條”。“暖企十條”提出勞動用工補貼政策,且對符合條件的科技攻關項目和進出口業務提供支持,并提出減免租金、稅費和貸款貼息補貼、貸款風險共擔和個人金融業務保障等政策。
口罩生產商:專人跟進勞工補貼
按照“暖企十條”,自2月5日至疫情解除后3個月,企業新招用員工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每人500元標準給予企業招工補貼,每人可享受一次。每家企業最高補貼100萬元。自2月5日起因延遲湖北籍返工而造成困難的企業,可向政府申請延遲復工補助,具體政策由政府部門研究制定。企業自行組織或委托機構完成線上適崗培訓任務且培訓效果達到計劃要求的,按實際參加培訓人數給予每人每課時(不少于45分鐘)30元的補貼,每人可享受一次、最高補貼1000元。
“政策都已知曉,具體細節我們有相關人員跟進。”安信納米生物科技(珠海)有限公司一位招聘經理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司人員問題已得到緩解,只有個別崗位缺人手。不過,公司所有口罩生產線運轉已達到峰值,口罩生產量仍未滿足社會需求,公司計劃擴大生產線,因此需要繼續招聘人員。后續,將由專人跟進勞工補貼一事。據悉,安信納米于1月29日開工,截至2月2日一次性醫療口罩日產能已提升至23000只。但因返崗人數不足五成,公司一度急需技師和管理人員。
該經理還表示,安信納米也屬于高新科技企業,政府已有專人到公司了解情況。
根據“暖企十條”,為支持企業或企業聯合醫療機構開展應急科技攻關,對疫情應急防治研發、生產抗新型冠狀病毒藥品、診斷設備等產品的研發項目給予支持,單個項目最高支持額度不超過100萬元。將疫情防控納入社會發展計劃項目申報范圍,重點支持疫情應急防治和疫情防控技術應用推廣,單個項目最高支持額度不超過50萬元。
業主:降租共克時艱
租金層面,“暖企十條”提出,市國資委、各區政府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中小企業,兩個月房租免收、1個月減免50%。對租用其他經營用房的,鼓勵業主(房東)為租戶減免租金,具體由雙方協商解決。市科技創新局對在疫情期間為承租中小企業減免租金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年度運營考核評價優先予以政策扶持。
“個人自持的物業,如果是經營類的租戶,業主可能會適當減租,如果租戶以自住為主的話,業主減租程度會小一點。”珠海本土地產公司大家全案董事陳志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珠海市的租金交付時間通常是每月的12號至15號,目前大多數業主有減租的預期,預計在2月10日開工后和租戶商定。
談及減租壓力,陳志則表示,珠海市投資渠道單一,市民都相對保守,整體杠桿比例并不高。且多數業主來自外地,其購房貸款比例通常低于四成,甚至全款購房,還貸金額不高。因此對大部分業主而言,租金是增量資產,降租壓力不會太大。
企業主:盡快落實細節
不過,也有業主抗拒減租,租戶仍需負擔足額的租金。
“各有各的難處,這是商業行為,大家都能理解。”珠海左岸控股董事長李炳亮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珠海受沖擊最大的是服務業。抗“疫”期間,服務企業無法開門經營,但需要繳納租金及發工資,資金壓力極大,建議政府盡快落實金融政策細節,幫助服務型企業緩解資金壓力。
陳志也表示,此次珠海市政府動作迅速,“暖企十條”的覆蓋面很廣,考慮了整個珠海市的現實情況。從細節來看,“暖企十條”對勞工補助提出了具體的條件,也提出了精確的補助金額。但涉及貸款利率優惠、稅收優惠等條例,珠海政府可能還需要和稅務總局溝通,因此目前提出的還是概念性框架,有待進一步細化。
“珠三角其他城市大多有工業產業鏈條,有內生力量,但珠海市主要依靠旅游和房地產,產業結構單一,可能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珠三角城市。”陳志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珠海常年旅游人口超過400萬人,50%至60%的房地產消費由外地消費力產生,疫情大背景下,人員難以流動,珠海市的兩大支柱產業陷入冰點。
“珠海的產業結構決定了這個城市是‘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陳志表示,珠海的體量很小,如果3月中旬疫情能夠穩定,市場的信心就能回來。在國家力量的推動下,珠海的復蘇是很快的。建議政府盡快落實政策細節,給中小企業一個指導性的方向,加快產業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