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再生革、皮料加工、五金工藝、寵物用品、皮革商貿等5個生產環節,聯合建立平陽縣水頭鎮皮革皮件產業鏈黨建聯盟,聯盟共同定制“員工返崗直通車”接回340余人,同時統籌調配30多名熟練工到制革生產第一道工序的企業協助生產,保障原材料供應。
以黨建為牽引的聯盟機制,暢通了平陽“寵物小鎮”整條產業鏈。而這個聯盟,也在全市串聯復工復產一條完整的“鏈子”。
在民營企業眾多的溫州,產業鏈難以協同,是此次抗疫復工復產最大的“攔路虎”。而組建產業鏈黨建聯盟,能共同解決原料荒、用工荒等難題,協同復工復產“一個不掉隊”。我市各地根據市委組織部的部署,堅持紅色領航,依托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園區黨委,新成立一批多能級“全覆蓋”的產業鏈黨建聯盟。
“我是黨員,我來上!”得知訂單量猛增,物流作業人手不夠,森馬集團第五黨支部的黨員們主動投入到物流作業中。面對特殊時期的“銷售難”,黨員們又帶頭探索銷售新模式,實現線上云店24小時在線不打烊。有效帶動上游272家供應商和下游9000多家代理商、終端零售網點迎來“開門紅”。
甌海眼鏡業復工投產急需銅絲、膠板、電鍍等配套企業。一連串的上下游產業鏈如何打通?對此,甌海區眼鏡行業協會以企業支部為聯絡單位,開展會員企業產業鏈收集工作,摸排產業鏈30條、配套企業數259家,匯總產業鏈配套企業復工需求,并將急需的配套企業相關信息反饋給相關部門,打好配合戰。
一個月內交付150噸口罩耳帶的生產訂單,這是平陽麻步鎮花邊商會“紅色織家”黨建聯盟近日完成的“超額任務”。從過去同行業相互壓價惡性競爭,到本次共同抱團分享市場“蛋糕”,離不開黨建聯盟“穿針引線”。目前,僅平陽縣各黨建聯盟共調配“共享員工”1200多名,調劑原材料30余批次,聯合接單10余筆,幫助企業最大限度地恢復產能。
此外,各地還就近抱團,建“活”園區黨建聯盟。平陽海西鎮機械產業園黨建聯盟以“園區+”,充分發揮萬洋眾創城黨總支的區域統籌作用,有效整合園區內20多家企業。甌海以鎮街(開發區)黨工委為責任主體,充分發揮園區綜合黨組織牽頭作用,統籌村(社)、基層站所、社會組織等力量,組建10個園區黨建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