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制造業和信息化方面都有了長期積累,再加上佛山渴望創新,只要規劃得當,佛山數字經濟有望迎來爆發。”近日,北京智石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原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工業4.0研究所所長王喜文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說。
今年,佛山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佛山要推動互聯網、、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壯大數字經濟,促進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對此,王喜文認為,技術的日臻成熟與社會需求的支撐,讓數字經濟在當下迎來了很好的投資機遇。“佛山要搭建好產業園的硬件平臺和軟件共享的軟平臺,匯聚創新資源。佛山企業家更要把握好這樣一個歷史性的機會,重點可以關注汽車、智能家居、智能建材這三大最具潛力的投資領域。”
做好數字經濟文章關鍵要戰略落地
南方日報:數字經濟是當下的熱詞。最近,佛山市政府工作報告和市委全會報告都提到了要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推動制造業和信息技術的融合。你如何看待這股熱潮?
王喜文:數字經濟包含多重內容。像智能終端、軟件產業等信息化產業固然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還有一部分內容容易被外界忽視,那就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其中,制造業的智能化變革又是核心環節。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是以數字化、網絡化等技術手段再造生產流程。從上世紀90年代掀起的網絡技術浪潮首先進入的是消費領域,帶來了消費互聯網。如今,這一技術變革進入產業領域,引發產業互聯網革命,為生產帶來全新生命,也豐富著數字經濟的內涵。從這一角度看,發展數字經濟是城市創新驅動的必然之舉。
南方日報:目前很多城市都在發展數字經濟,佛山要在一眾城市中脫穎而出,最關鍵要做什么?
王喜文:對于制造業大市來說,發展數字經濟的一股重要動力是推進工業4.0變革。提到工業4.0,很多城市都將德國作為標桿。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城市都適合對標德國。
作為老牌工業強國,德國的汽車、電子等離散型制造業很強。但在中國較為發達的是高鐵、化工等流程型制造業以及食品等混合型制造業。產業體系的差異決定中國不能照搬德國制造業變革模式。《中國制造2025》的出臺就是中國從頂層設計上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產業變革規劃。包括佛山等城市了也據此制定了自己的行動計劃。要做數字經濟的文章,佛山關鍵要進一步推進“智變”戰略的落地,并讓戰略更加聚焦。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