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島市知識產權局在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的基礎上,大力強化知識產權運用,并以此為支點撬動了知識產權全鏈條工作。相關負責人表示,青島市立足于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強化知識產權運用,并以此為著力點,有效發揮了知識產權支撐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
在1500平方米的玻璃光伏大棚內,養殖場里的奶牛糞便經處理分離后,污水可成為大棚內立體多層養殖浮萍的“養料”。浮萍將污水中的無機氮磷清除,形成的清潔“中水”又被存入蓄水池,既可作養殖場內的景觀用水,又可用于棚內清潔。與此同時,快速生長的浮萍可實現自動采收,被加工成淀粉、高品質飼料。這是在青島市知識產權局助推下實現專利轉化的項目之一。
近年來,青島市知識產權局在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的基礎上,大力強化知識產權運用,并以此為支點撬動了知識產權全鏈條工作。近兩年來,青島市先后被列入全國首批國家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試點、國家專利質押融資試點城市。
“我們立足青島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強化知識產權運用,并以此為著力點,有效發揮了知識產權支撐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青島市知識產權局局長楊愛民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出臺舉措,力推專利轉化
“我們在青島市知識產權局的支持下,有一系列專利實現了轉化,奶牛糞便處理技術只是其中之一。利用該技術,每畝大棚可年處理污水4000噸,年產浮萍淀粉2噸,實現了資源化綜合利用。”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下稱青島能源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在青島市知識產權局的幫助下,青島能源所的知識產權運用工作開展得風生水起,為地方“綠色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近年來,在青島市知識產權局指導下,青島能源所積極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青島‘藍色經濟’發展,組織了生物、能源等領域的核心技術研發,擁有的相關專利大多實現了轉化運用,為青島的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青島能源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所在生物能源和資源化利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系列突破,創立了基于單細胞技術的微藻種質資源高通量篩選與定向遺傳改造平臺,在國際上首次揭示了微藻產油的遺傳與調控機制。在規模化培養方面,建立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微藻生物膜貼壁培養新技術系統,每年每畝微藻生物的產出率高達8噸,微藻光合效率平均達到了10%以上,居國內先進水平。截至目前,青島能源所已經擁有較高實用價值的中國專利400余件,專利轉化不斷加速。
“推動專利轉化,利在企業、功在社會,是知識產權為地方經濟發展發揮作用的重要渠道。”青島市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局不斷完善政策,出臺舉措,大力強化專利運用。由青島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于深入推進科技創新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促進專利運營轉化。開展首批國家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試點,首期設立1億元專利運營引導資金,吸引社會資本組建運營基金。”青島市知識產權局等部門還出臺了《青島市專利運營引導資金管理辦法》,加快推進設立全市首支專利運營基金。海信集團、聯合創新公司、橡膠谷獲批成為國家專利運營試點企業。
“在青島市知識產權局的幫助下,我們擁有的60余件專利中,90%已經實現了產業化,還有的專利通過有償許可和轉讓,在企業發展和‘走出去’中發揮了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青島光電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通過專利運用,該企業已經在醫用光學影像、智能醫療、移動與穿戴式醫療等細分技術領域達到國際行業先進水平,專利產品打入了國際市場,成為業內知名的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完善政策,探索專利質押
“有了青島市知識產權局政策的支持,我們獲得了新一輪專利質押融資,為企業創新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和活力。”青島鐳創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鐳創光電)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此前,在青島市知識產權局的支持下,鐳創光電以其擁有的1件發明專利,在青島市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上提出專利權質押貸款申請。經保險公司、銀行和擔保機構審查核準后,鐳創光電獲得了500萬元的專利質押貸款。
近兩年,青島市知識產權局重點針對中小微企業探索專利質押保險貸款。此前,地方開展專利質押貸款工作時,由于無形資產評估難、金融機構認為風險大、擔保機構少等原因,推進緩慢。針對這一問題,青島市知識產權局對癥下藥,探索開展專利權質押保險貸款。雖說只是多了“保險”二字,但風險分擔的方式大大改變,不僅提高了企業、金融機構、中介機構開展專利權質押貸款的積極性,也在青島催生了專利權質押貸款的新熱潮,形成了專利權質押保險貸款“青島模式”。
青島市知識產權局出臺的《青島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專利權質押貸款資助實施細則》明確提出,每家專利權質押貸款企業,最多可獲得3年的專利權質押貸款保證保險費資助,第一年資助80%,第二年資助60%,第三年資助40%。同時,每家專利權質押貸款企業,年度內可享受專利權質押貸款保證保險費資助的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為出質專利進行處置而發生的專利評估費按確認發生額的50%給予資助,極大地解除了企業的后顧之憂。
在支持企業開展專利權質押貸款的同時,青島市知識產權局還推出對中介機構的鼓勵措施。其中規定,對貸款企業進行專利權評價的中介機構,每簽訂一家企業的服務合同,給予3000元服務費補貼,銀行放貸后再給予3000元服務費補助。這在減輕專利權質押貸款中介機構負擔的同時,也提高了中介機構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的積極性。
為進一步完善專利質押保險貸款的“青島模式”,青島市知識產權局還開展了專利質押保險貸款業務共保體建設。青島富斯林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日前通過“保險共保體”核保及審貸程序,獲得500萬元專利質押保險貸款。“保險共保體”首單的正式落地,標志著專利權質押保險貸款“青島模式”穩步發展并邁入新階段。
近兩年來,青島市知識產權局已先后幫助50余家企業獲得銀行貸款1.88億元。如今,專利質押保險貸款的“青島模式”不僅被評為青島市政府系統創新工作案例,而且成為中國保監會推廣的創新經驗。
“我們將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運用,完善政策,優化體系,突出創新資源供給,發揮知識產權在改善民生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作用,實現高質量發展,為青島打造‘創新之城、創業之都、創客之島’,建設宜居幸福創新型國際城市做出新貢獻。”楊愛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