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第二屆“中國光谷”國際生物健康產業博覽會閉幕,參觀人數達23947人次,22場論壇場場火爆,其中,生物健康產業投融資論壇為人氣之最。長江日報記者獲悉,光谷大健康產業基金園已正式簽約,首創“基地+基金”模式,吸引金融、投資機構集聚辦公,便于各路資本為光谷生物城企業進行金融輸血造血。
資本大鱷聚集生命健康產業“逐鹿”已成明顯趨勢。光谷生物城金融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在光谷生物城“屯兵”的各路資本機構已有61家,管理資金規模達413億元。僅去年,生物城接待了200多批次投資機構和企業。其中,有60多家海內外投資機構,對友芝友醫療、先路醫藥、禾元生物等企業進行了67筆投資,股權投資金額8.48億元。
歷經8年多產業培育,光谷生物企業已逾千家,云集大量專業技術人員、海歸學者,不少科研成果走在全世界產業前端。這些研發型的中小企業,更需要中早期投資。安翰醫療的膠囊胃鏡技術,在全球最先成功研制并商業化,獲軟銀數千萬美元投資,禾元生物的“稻米造血”生物技術全球首創,目前已進入臨床試驗,估值翻20倍。創新企業插上金融翅膀,發展更為迅猛。
“生命健康產業培育周期長,早期風險高,一方面需要傳統銀行貸款,另一方面也需要股權投資基金支持?!敝心县斀浾ù髮W金融學院教授過文俊認為,光谷生物城通過金融集聚,將為企業發展輸血、造血,更為自身發展提供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