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推進流量經濟發展新聞發布會在蓉舉行。四川新聞網記者從現場獲悉,成都將大力發展流量經濟,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家流量經濟發展高地。同時,提出了流量經濟細分領域及行業,圍繞“五中心一樞紐”建設,將重點發展總部經濟、新興金融、現代物流、現代商貿、高新技術服務、信息服務、人力資源等7個細分領域17個行業。
大力推進流量經濟發展 成都基于這三點考慮
據悉,發展流量經濟是成都市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省、市黨代會精神,以及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和全市新經濟發展大會的重要舉措。流量經濟是成都市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六大新經濟形態”之一,全市新經濟發展大會和《關于營造新生態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意見》指出,要著力發展流量經濟,提升流量承載力、控制力和運作力。
成都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市大力推進流量經濟發展,主要基于三點考量。一是發展流量經濟是成都市謀劃未來發展的需要。成都市已經確定了未來世界城市的發展目標,縱觀紐約、倫敦等世界城市發展表明,誰能控制流量和入口,誰就能贏得發展主導權、占領競爭制高點。當前,成都市正在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未來最終將邁入世界城市行列,大力發展流量經濟,提升流量承載力、控制力、運作力,是提高全球資源要素配置能力、邁入世界城市行列的重要舉措。
二是發展流量經濟是成都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流量經濟具有強集聚輻射性,通過吸引全球范圍內的資本、知識、信息、技術和人才等要素,實現重塑供應鏈、整合產業鏈、融合價值鏈,進而推動產業體系的躍升和高級化。因此,大力發展流量經濟對于成都市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打造新引擎,提升經濟能級,以及增強“五中心一樞紐”核心功能,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它將成為成都市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動力和實現經濟轉型的利器。
三是發展流量經濟是成都市增強區域輻射影響的需要。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已使成都市由內陸城市變為國家向西向南開放的前沿城市,由地理意義上的盆地變為經濟意義上的高地,自貿試驗區等戰略平臺建設進一步推動成都市成為了國家向西向南開放的重要門戶。作為西部地區特大中心城市之一,成都市在帶動西部大開發大開放中承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這就要求成都市大力發展流量經濟,成為要素流入流出的重要樞紐,建設成為“功能性、國家級、國際性”的流量經濟發展高地,通過提高流量規模和效率,增強區域輻射帶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