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海洋經濟發達的地區相比,三亞在海洋金融方面相對落后,涉海經濟主體的投融資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制約了三亞海洋經濟的發展。市政協委員徐旻曄就此提出建議,大力推進海洋金融創新,嘗試通過增加海洋基金、海洋投資信托、海洋類債券、海洋類股票、海洋類票據、船舶與漁業保險等海洋金融產品的供給,增強涉海經濟領域的投融資功能,助力三亞加快海洋強市建設。
徐旻曄建議,在現有的亞太金融小鎮中建設一個專門的海洋金融村。該村可由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合作開發,重點培育海洋科技金融、國際貿易金融、文化金融、旅游金融、船舶租賃、航運保險、離岸金融、海洋保險、海洋融資租賃、海洋產業基金、海洋債權融資、海洋信托、航運價格衍生品、海洋產權交易所等多種海洋金融業態,建設多層次的海洋金融體系。
徐旻曄委員建議,加大漁業專項補貼力度,豐富漁船建造資金來源渠道。對轄區內魚類加工等新技術提供減免稅收等優惠措施;向漁船建造特別是大型、巨型漁船建造提供融資支持;向遠洋漁業艦隊提供直接補貼,鼓勵漁民到國際海域發展;加大力度回購小型、微型漁船以壓縮近海捕撈船隊規模,保護近海生態。
三亞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段德玉對此建議回應,海洋金融產業的發展尚需強化頂層設計。三亞市海洋經濟“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提出開發海洋金融服務業,提出了強化海洋金融支撐的具體辦法。我局也與多家金融、保險機構進行溝通,得到了大力支持。比如三亞農商行為更好支持我市海洋經濟發展,將漁村支行更名為海洋支行,未來將更有力地支持遠洋捕撈、深水網箱養殖、休閑漁業、冷鏈物流、水產品加工、漁船更新改造、游艇業等海洋經濟經營主體及上下游產業鏈的資金需求。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三亞市分公司制定了三亞市休閑漁業試點項目保險實施方案,將為我市量身定制相關險種。在漁船建造方面,金融部門也將繼續給予貸款支持,在漁業補貼方面,國家對漁船建造最高補貼可達到450萬元。漁船減船轉產退出的,國家給予每千瓦5000元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