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出臺了《關于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進一步促進全省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力爭到2020年,全省開發區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萬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420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元開發區達到7個;國家級開發區增加到16個。
突出重點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實施意見》明確,開發區以產業集聚發展為基本特征,圍繞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存量變革、增量崛起、特色壯大、品牌創建,成為本地制造業、高新技術和外向型產業、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發展平臺。
其中,國家級開發區包括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邊(跨)境經濟合作區、海關特殊監管區等,是云南省各類開發區的領跑者;省級開發區包括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省級邊境經濟合作區等,是支撐云南省產業跨越式發展的主力軍。
《實施意見》提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要著力打造生物醫藥、新材料、信息技術等產業集群,推進落實創新型云南行動計劃,全方位匯聚各類創新資源;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開發區和工業園區要主動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推進裝備制造、新能源、有色、化工等重點產業發展,加快培育特色產業集群;邊(跨)境經濟合作區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全面提升開放發展水平。
具體的發展目標是:國家級開發區要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爭創“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打造云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點產業集聚平臺,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水平園區;省級開發區要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向主導產業明確、產業鏈條延伸、綜合配套完備的方向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成為區域經濟增長極。
高層次人才可實行年薪制
對開發區發展需要的特殊高層次管理人才,《實施意見》提出,可以按照規定實行年薪制。鼓勵有條件的開發區探索實行全員崗位聘任制以及績效工資制。此外,持續深化開發區“放管服”改革。各州、市人民政府和省直有關部門要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將能夠下放的經濟管理權限,依照法定程序下放給開發區。
對于開發區內企業投資經營過程中需要由所在地政府有關部門逐級轉報的審批事項,除法律法規規定外,探索取消預審環節,簡化申報程序,可由開發區管理機構直接向審批部門轉報。對于具有公共屬性的審批事項,探索由開發區內企業分別申報調整為以開發區為單位進行整體申報或轉報。
按照管理與開發、政府與企業雙重分離的原則,《實施意見》提出開發區實行行政管理主體與開發建設主體相分離的管理體制。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開發區建設,探索多元化運營模式。
《實施意見》鼓勵以國家級開發區和發展水平高的省級開發區為主體,整合區位相鄰、地理相近的小散開發區,成立統一管理機構,實行統一管理。
集聚要素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實施意見》提出,對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成效好、閑置土地少且用地需求量較大的開發區,在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中安排一定指標予以獎勵。鼓勵開發區符合條件的企業采用5年過渡期用地政策發展各類新興產業。鼓勵政策性、開發性、商業性金融機構針對開發區產業項目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引導開發區內企業積極開展上市、發債和股權融資。
在招商引資方面,《實施意見》要求開發區圍繞功能定位和產業規劃,科學策劃包裝招商項目,創新運用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等招商引資方式;在政策允許和權限范圍內,制定投資獎勵、貸款貼息、研發補助、設備補貼、培訓資助等招商引資優惠政策。
此外,按照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要求,加強專業招商隊伍建設。建立外來投資項目全程服務機制,深化招商引資全程服務理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建立開發區評價考核和動態管理制度,考核結果與獎懲措施掛鉤。
《實施意見》還要求,各州市人民政府要切實履行開發區建設管理主體責任,逐條抓好貫徹落實。省直有關部門要按照任務分工切實履行協調、指導和監督職能,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共同開創開發區持續健康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