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我市將從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有序構建人才梯隊、積極推進融合發展、建立創新創業機制、提升產業載體功能、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加快培育產業品牌等多方面入手,有序推進服務外包產業健康發展。
日前,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市將繼續發揮政府、市場作用“雙到位”,形成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正能量。我市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政策意見,貫徹落實省市關于促進服務業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充分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兩方面積極作用,為企業進入長春、落地生產、市場拓展、人才使用和平臺建設等提供最好服務,營造最優的環境,努力把長春建設成為東北地區最具競爭力和吸引力的服務外包產業“集聚地”,推動服務外包產業實現新的跨越發展。
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我市將加強與域外優秀企業對接,實施“精準招商”工程,編制長春市服務外包產業重點領域指導目錄,制定詳細招商計劃;重點借助汽車、電影、軌道交通、生物制藥等傳統優勢產業聚攏服務供應商,延伸產業鏈;同時以長春籍企業高層、業內專家為突破口,吸引服務外包企業在長春設立業務中心、研發中心。
為促進本土企業做強做大,我市支持本土領軍企業加強研發投入,鼓勵并購重組、資本運作,研發自有知識產權產品,加快轉型升級。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鼓勵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發展道路,深耕特色領域、新興領域,培育一批領先品牌。
為引導企業抱團合作發展,我市強化開放、共享、抱團合作的發展理念,由政府牽頭,行業協會、產業載體、企業共同參與,搭建服務外包企業溝通交流平臺,支持借助互聯網技術手段,推進企業間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支持有條件的服務外包企業建立海外交付中心、研發中心,支持依托“一帶一路”、對外合作等國家重大對外戰略“借船出海”,拓展服務外包業務,鼓勵服務企業跟隨汽車、軌道交通等企業走出去。
有序構建人才梯隊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將激發我市服務外包產業新的增長動力,壯大外包隊伍。長春擁有吉林大學等37所全日制大學和96所獨立科研機構,有40位兩院院士,在校大學生近40萬人,具有服務外包產業所獨具的各類人才資源。長春努力將人才紅利轉化為增長紅利,將人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我市將健全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專業培訓機構。鼓勵長春大學城、長春高等院校與培訓機構、服務外包企業深化合作,開展院系共建、專業共建、課程共建及教材共建等,支持依托長春職業技術學院,成立長春服務外包學院。
加快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健全人才保障體系,大力引進服務外包領域海外人才、行業領軍人才、創新人才、研發人才、管理人才等。重點開展長春人才返鄉工程,完善創業、安居環境,留住戶籍優秀人才或在長春求學的優秀人才,拓展人才供需對接渠道。
提升產業載體功能
為完善園區載體配套建設,我市將以長春高新區、凈月高新區、長春新區為重點,推進“一核三極多點”空間布局建設,支持園中園、園外園、區外園等多種模式,支持通過購置、置換等模式,將優質公共樓宇、閑置廠房轉換為服務外包發展載體。完善服務外包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按照園區重點領域方向和引進企業類型,配套適應行業特點、滿足企業需求的工作空間、供電供水系統、技術設備平臺等設施環境,加快園區周圍的交通、住宿、醫療、教育、娛樂、休憩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構建健康良性的產業生態環境。
為強化園區專業發展,我市鼓勵服務外包重點園區、重點基地引入專業管理運營團隊,提高現代化、創新化運營理念,推進政策招商向服務招商轉變,提高園區人才培訓、創業孵化、知識產權托管、市場推廣等全方位綜合服務能力,實現園區錯位發展、差異化發展。
為提升載體綜合運營效率,我市將開展服務外包示范園區和專業園區認定工作,打造一批國家、省、市級服務外包示范基地,形成若干專業特色鮮明、運營模式先進的全產業鏈專業化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