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洲智能的實驗室內,擺放著多艘大小不一、顏色各異的無人船。“我們的產品最初就是在香港的大學校園誕生,幾乎同一時間,港珠澳大橋開工建設,珠海成為我們的新起點。”公司董事長張云飛說。
因創新催生而來的高精尖產品和技術,在各領域不斷填補空白,悄然成為珠海新經濟的支點。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在這里迸發。數據顯示,目前,珠海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為2.9%、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56.03%、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為46.37件,上述指標均居全省第二。
“無論是創新鏈條的投入端和產出端,還是研發人才、科技成果、公共平臺等具體要素,珠海的創新均呈現出較高強度。”廣東省政府參事、省委黨校原副校長陳鴻宇說。
關鍵詞2:實體經濟
提高供給質量聚成發展合力
在格力電器總部,幾百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內機械轟鳴,只剩少數幾名工人穿梭在精密儀器之間,高度自動化成為生產線的最好詮釋。“目前,我們已基本完成制造系統的自動化與智能化改造。格力電器也從一個家電龍頭企業轉型升級為一家多元化的全球型工業集團。”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類似的場景,在麗珠制藥生產車間也成為常態。“通過條形碼,一臺庫卡機器人就能識別來自5條生產線上的藥品。”麗珠集團總工程師王銳說,“在這個12億元打造的智能工廠里,以往需要40多名工人的生產線,如今只需要7—8人。”
從過去依賴人工低成本優勢,到提高供給要素生產率,在珠海經濟一線,以麗珠為代表的企業,正在適應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從“制造”邁向“智造”。
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珠海正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生命健康、數字經濟、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做實做強臨空經濟、生物醫藥、互聯網經濟、文化創意、芯片設計等珠海特色產業,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
與此同時,來自政府決策的頂層設計,正與實體經濟的一線探索形成良性互動。近期,珠海市政府常務會議先后審議通過了《珠海市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修訂版)》《珠海市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珠海市產業發展與創新人才獎勵辦法》等系列政策措施。根據部署,珠海將在降低企業稅收、用地成本、社會保險負擔、用電用氣成本、運輸成本、融資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支持工業企業盤活土地資源提高利用率、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大重大產業項目支持力度等十個方面,幫助制造業企業“降本增效”。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