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9日,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兩江新區管委會聯合主辦的2019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在重慶召開。算上本屆大會,這個創辦于2012年的行業大會已成功舉辦八屆,舉辦地分別有上海、廣州、青島等多個城市,今年是重慶第二次當東道主,同時,重慶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兩次舉辦該大會的城市。
“重慶具有機器人產業發展的良好基礎,為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市場空間。”12月9日,在2019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上,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理事長、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如是說。
曲道奎表示,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是業內人士洞悉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趨勢和方向、梳理中國機器人產業階段性發展成果、共商產業發展大事的年度盛事和重要平臺。當前,我國經濟正由高速發展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是機器人產業至關重要的發展時期。在此背景下,2019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選擇在渝舉辦,有著重要意義。
重慶發展機器人產業具有“四大優勢”
除了曲道奎,在2019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上,包括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杰、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朱森第、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宋曉剛等國內機器人業內專家普遍認為,重慶發展機器人產業具有“四大優勢”。
其一,本地市場龐大。汽車產業和電子產業是機器人及智能制造最大的兩個市場,也是重慶的支柱產業,重慶汽車產量約占全國汽車產量的10%,而重慶筆電產量占全球市場的1/3,重慶也是全球第二大手機制造基地,汽車與電子產業將給機器人產業帶來巨大的本地市場。
其二,產業配套完善。重慶是老工業基地,汽車、電子、裝備等產業體系較為完備,工業基礎雄厚,在熟練工人、原材料、機械加工、技術人才等方面配套完善,且各種生產要素綜合成本僅相當于東部地區的70%。
其三,交通物流便利。重慶是西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有全國前十位的國際復合型樞紐機場、內陸地區唯一保稅港區及長江上游最大的港口果園港,集水陸空運輸方式為一體,與中歐班列(重慶)和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無縫連接,輻射內陸聯通歐亞。
其四,產業生態已初步形成。國家機器人檢測評定中心(重慶)、兩江機器人融資租賃公司、兩江機器人展示中心、重慶智能機器人研究院等多功能平臺均投入運營,可以在標準制定、檢測評定、市場開拓、展示交易、應用研發等方面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