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黃金時代,作為長江上游的創新中心,兩江新區緊緊圍繞“建設西部創新中心窗口”的目標,大力創建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區,引進科技創新主體,建設創新創業載體,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打造創新創業生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為兩江新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供持續動力。
科技人才匯集助力科技創新,進一步的創新發展,人才是破題關鍵。兩江新區從成立開始,就建立了引進人才的優惠政策,建立人才框架、創新政策、點面結合、統籌推進,為開發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2016年5月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的實施意見》,批準重慶兩江新區為全國首批雙創示范基地之一。為加快推動兩江新區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繼續推動兩江新區建設成為長江上游地區創新中心、西部創新中心的窗口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兩江新區科研主體正著力優化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加大一線人才培養力度,鼓勵企業引進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充分發揮人才在推動創新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出臺“2+5”人才政策體系 釋放利好政策促人才落地
為了推動國創會成果落實,加快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雙創基地建設,進一步吸引高端人才入駐兩江,共謀創新發展新藍圖,按照中央《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16〕9號)和市委《關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見》(渝委發〔2016〕29)號等文件精神,兩江新區還研究出臺了《兩江新區“十三五”人才建設與發展綱要(2016-2020)》《關于加快人才集聚推進創新創業的意見》等“2+5”的一系列的政策,釋放一系列的利好吸引人才落地。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打造具有新區特色和競爭力的政策優勢。
其中,“2”是指《兩江新區“十三五”人才建設與發展綱要(2016-2020)》和黨工委出臺的《加快人才集聚推進創新創業的意見》兩個綱領性文件;“5”是指高層次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優秀教育人才、優秀醫療人才等5項配套人才政策。
為了更有針對性的滿足新區各項事業發展對高端、優秀人才的渴求,新區堅持人才為先、全面創新,構建開放型、主動型、創新型、服務型人才工作機制,“分類施策、精準引才”重構人才政策體系。為此,細化地出臺了高層次緊缺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優秀教育人才、衛生人才等5項配套政策,分門別類地吸引高端人才。
建立專業人才評價服務平臺,助推新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隊伍的發展。繼續加強對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創新獎項人才的政策激勵,確保兌現資金落實到位。
此外,在關于將《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促進創新創業的若干政策(試行)》中指出,對科技型企業中薪酬性收入30萬元以上的技術專家,按其薪酬性收入繳納個人所得稅兩江新區地方留成部分100%的額度給予獎勵。單個企業獎勵人數不超過公司總人數的5%或8人。
用好用活現有人才,支持企業家參與組織創新活動和服務機制體制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