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技術研發攻關,我國自動變速器國產化“卡脖子”技術被重慶的企業突破,并實現了產業化,其背后離不開的是重慶市十年的研發支持。重慶市科技局一直通過著重抓研發創新,立足產業方向和重點,通過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助推產業的升級發展。2019年前三季度重慶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達12.1%。
重點攻關突破自動變速器國產化“卡脖子”技術
重慶紅宇精密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重慶紅宇”)是我國特種裝備和汽車零配件行業的領軍企業。2017年,重慶紅宇液力變矩器戰勝了法雷奧、舍弗勒等老牌外資對手,獲得上汽CVT18液力變矩器項目獨家定點權;2019年,再次擊敗外資對手獲得上汽CVT25項目液力變矩器項目的定點權。
汽車液力變矩器是AT和CVT型式自動變速器上最重要的總成零部件之一。其設計與制造工藝極其復雜,涉及流體力學、結構力學等多學科技術,包括精密沖壓、特種焊接等多種制造工藝。2017年之前,全球液力變矩器基本被日本愛思帝、法國法雷奧、德國舍弗勒等幾家外資公司所壟斷。2006年重慶紅宇經過調研決定進軍該領域,不料與所有外資液力變矩器供應商接觸后,無論是技術引進、合資合作都被明確拒絕。“中國沒有能力開發出這個產品,封鎖與壟斷是他們保持高額利潤的最好手段。”重慶精密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啟光說,這是外資企業對此的態度,對此他們2007組建了涵蓋多學科、多部門的聯合產業化攻關項目組開始了自主研發。
“當時我們面臨著技術、資金、人才上諸多難題,是重慶市科技局給了我們支持。”劉啟光說,2008年,重慶市科技局通過“先進轎車液力變矩器研究及產業化”項目給予初創前期支持。在艱辛研發的十年間,重慶市科技局從平臺、人才、團隊等多維度持續資助項目12項,總經費933萬。2017年,在液力變矩器產業化最困難、最關鍵時期,重慶市科技局對“高扁平化、大扭轉角的高效AT、CVT液力變矩器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予以300萬元的研發支持,解決自動變速器國產化“卡脖子”技術,打通“最后一公里”,最終實現規模化產業應用,打破了國外壟斷封鎖。
2018年底,紅宇年產26萬套液力變矩器的生產線建成投產,2019年銷量就達15萬套以上,實現銷售收入7000余萬元,彌補重慶市在自動變速器關鍵零部件領域的空白,并成為國內自主品牌的行業第一,提高重慶零部件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能力,帶動本地相關配套企業的發展。未來隨著該項目的產能進一步釋放,其經濟和社會效益將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