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哪些地方最急需人才?緊缺急需人才又如何界定?2017年10月出臺的《長沙市緊缺急需人才集聚工程實施細則(試行)》,明確緊缺急需人才為長沙智能制造、文化創意、現代服務、社會民生等重點產業和重點領域迫切需要且相對緊缺的人才。緊缺急需人才集聚工程作為長沙人才政策五大人才工程之一,將重點在智能制造、文化創意、現代服務、社會民生等領域,在五年內引進培育2000名高層次緊缺急需人才。
從7月23日召開的長沙市2018年度緊缺急需人才需求目錄發布會獲悉,經過近4個月的探索努力,經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審定,由市人社局牽頭編制的《2018年度長沙市緊缺急需人才需求目錄》(以下簡稱《人才需求目錄》)已于近日正式出臺,該目錄將成為長沙市緊缺急需人才引進、培養和認定的依據。
背景
為什么要編制《人才需求目錄》?
作為緊缺急需人才認定的依據
2017年10月,長沙市政府出臺《長沙市緊缺急需人才集聚工程實施細則(試行)》,要求每年定期編制發布《長沙市緊缺急需人才需求目錄》,明確緊缺急需人才引進、培養和認定等要求及標準,為后續緊缺急需人才的工作提供依據。
“《人才需求目錄》作為緊缺急需人才集聚工程的重要內容,將直接作為緊缺急需人才認定的依據。”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社局局長張白云介紹,通過在目錄編制過程中調研了解各產業鏈的人才現狀、了解人才需求,可為政府部門制訂完善人才開發、引進、培養與使用政策提供參考依據,有利于引導人才向重點產業以及各類園區聚集,提高人才引進、人才培養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同時也有利于優化人才培養市場導向。
據悉,《人才需求目錄》所提供的需求目錄,將為有意愿來長沙發展的人才提供指引和路徑,也為用人單位招才引才提供了一個有效渠道,直接促進人才供需對接。在編制目錄的同時,通過繪制人才地圖、建立互動平臺等有效措施,將更好促進人才供需對接,促進產業、人才深度融合。
途徑
《人才需求目錄》的結論是如何得來的?
1575家單位參與其中共收集崗位信息4716條
“《人才需求目錄》以座談訪談、問卷調查、用人單位崗位申報等原始信息為基礎數據,經過反復篩選比對,形成最終目錄及相關結論,做到了原始資料真實可靠、分析有理有據、結論合理可信。”張白云在發布會上透露,本次目錄編制工作,共有1575家單位參與其中,收集到4716條崗位信息,后期還從相關專業機構后臺數據中提取了近20000條長沙企業招聘信息加以充實比對,不僅如此,還面向重點行業企業開展關于人才需求現狀的問卷調查,共征集200多份問卷。
據介紹,《人才需求目錄》中詳細列舉了相應崗位的職責、要求、年薪等,人才可直接對號入座;人才地圖按行業、崗位列舉了人才相對集中的城市,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和用人單位可對口引才,按圖索驥。
《人才需求目錄》對人才需求數據的調查分析,不僅掌握長沙當前的需求狀況,同時預估長沙未來2~3年的人才需求。
內容
緊缺急需的人才集中在哪些行業和領域?
16個行業的252個崗位人才快到“碗”里來
據了解,本次遴選的需求崗位,主要是從用人單位申報的緊缺急需崗位的戰略維度、需求角度、市場角度緊缺急需指數角度等四個維度進行提煉認定進入《人才需求目錄》。
“在對崗位的緊缺急需程度分析時,通過對該崗位的年薪、需求數量、招聘難度、簡歷占比四個維度進行五個等級的緊缺急需指數打分評級。”發布會透露,緊缺急需指數依次從一顆星至五顆星。
通過編制組的嚴格篩選和歸納提煉,最終確定了16個行業的252個崗位為2018年度長沙市緊缺急需崗位。每個崗位信息都明確了所屬行業、崗位名稱、緊缺急需指數、年薪、崗位職責、任職資格要求,盡可能直觀呈現長沙用人需求。
從學歷情況來看,目錄所列崗位要求數量最多的為“本科學歷”,共有123個,要求博士、碩士學歷的分別有50個、49個。相比學歷,人才的工作經歷和實際能力水平更被看重。
舉措
《人才需求目錄》發布后將如何使用?
圍繞人才集聚城市定向引才
“發布《人才需求目錄》的同時,長沙正式啟動發布高精尖人才領跑工程、緊缺急需人才集聚工程的申報工作。”張白云介紹,長沙市人社局將與各重點院校就業辦加強聯系,發布目錄信息,組織學生對接崗位。委托第三方服務機構構建平臺,充分發揮專業機構優勢,進行供需對接。
此外,長沙還會將目錄及其分析報告印發給各市直部門、園區,根據分析報告的結論、問題、建議等開展有針對性的探討活動,彌補短板,解決問題,完善環境。同時,組織大中院校進行研討,探索是否可對專業設置、課程設置、就業輔導等方面作相應調整,更好滿足長沙人才需求。
根據安排,全市各有關部門、區縣、園區將定期組織用人單位走出去,開展專場人才招聘活動。重點圍繞人才地圖指出的人才集聚城市,重點吸引來長意愿較強的湘籍人才,為提升引進效率和成功率。
長沙啟動兩項人才工程首批申報
產業領軍人才及團隊最高可獲1億元項目資助
根據長沙市五大人才工程實施細則,高精尖人才領跑工程和緊缺急需人才集聚工程要求新引進人才在長工作一年以上方可申報。從7月23日召開的長沙市2018年度緊缺急需人才需求目錄發布會獲悉,在人才政策實施一周年之際,長沙將于7月24日起啟動長沙市高精尖人才領跑工程和緊缺急需人才集聚工程首批申報工作,申報截至9月30日。
據悉,兩大人才工程均采用網絡申報方式,用人單位注冊登錄長沙市一體化人才綜合服務信息平臺(http://218.77.44.18:7011/csrc_portal/),點擊進入高精尖人才領跑工程或緊缺急需人才集聚工程申報模塊,下載系統業務操作指南,按指南規定填報信息。網絡申報完成后,用人單位需攜帶附件材料對應原件資料到市人社局相關處室進行審核。
根據要求,申報單位應是人才所在的企業或市屬高職以上院校、醫療衛生機構、科研院所等。其中企業應在長沙市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依法在長沙市納稅和繳納社會保險,并具備一定發展基礎或產業規模。
申報人才應符合《長沙市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目錄》中A、B、C、D類人才標準。其中申報高精尖人才的要達到A、B、C類人才標準,申報市級緊缺急需人才的要達到D類人才標準。按照規定,申報人才應于2017年6月21日之后從長沙地域之外引進,考慮到和“3635”計劃的政策銜接,將引進時間放寬至2016年10月1日。來長就業的,應在長沙工作一年以上,并與用人單位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來長自主創業的,應為企業法定代表人、第一大股東或持股30%以上的股東。國內引進的,人事和社保關系須轉入長沙;國外引進的,每年須在長沙市工作6個月以上。
高精尖人才待遇方面,對新引進的國際頂尖人才、國家級產業領軍人才、省市級產業領軍人才,分別給予200萬元、150萬元、100萬元獎勵補貼,同時分別按200、150、100平方米標準以區域同期市場均價給予全額購房補貼。采取“一事一議”方式,通過股權投資與資金資助結合,對產業領軍人才及團隊可給予1000萬元項目資助;對我市產業發展有重大貢獻、能帶來重大經濟社會效益的產業領軍人才及團隊,最高可給予1億元項目資助。
市級緊缺急需人才待遇方面,對入選市級緊缺急需人才的,將根據評審認定情況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15萬元獎勵補貼。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