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的工業互聯網推進工作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分別從推進地方工業互聯網發展,以及監管管理和績效評估等五方面,要求全力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工作。
而在上個月,《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指南》和《工業互聯網平臺評價方法》兩份文件印發,從細則上對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指明了路徑。
2017年以來,全國諸多省市掀起“企業上云”的浪潮。這表明自2015年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以來,工業互聯網已經進入蓬勃發展階段。
發展工業互聯網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對于東莞這個制造業城市而言,應該如何推進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東莞日報特邀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東莞市盟大塑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實、東莞市首席信息官協會秘書長張慶云發表看法。
工業互聯網催生新業態新模式
記者:自2015年以來,我國為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2017年,《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出臺,提出增強工業互聯網產業供給能力,持續提升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水平,深入推進“互聯網+”。請分析一下,工業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對工業發展起到了哪些積極作用?未來將形成怎樣的發展格局?
李實:在傳統經濟形態下,上游生產者對市場信息的掌握有限,生產和需求處于脫節狀態,如今利用B2B電商平臺,生產者可以根據了解購買方需求,反向指導上游生產。B2B電商可以充分發揮互聯網高效連接的功能,實現上下游供需的高效對接,幫助企業化解產能過剩、流通成本高、有效供給不足等問題。此外,加速推進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不僅有利于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也有利于催生一批新業態、新模式。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B2B電商市場的交易規模將達到31.5萬億元,規模較2016年翻了近1倍。如此巨大的市場規模,未來在B2B行業誕生多家千億級市值的企業并非難事。
張慶云:工業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對工業發展起到的積極作用有:一是面向企業內部的生產率提升,通過打通設備、生產和運營系統,獲取數據,實現提質增效。例如拓斯達借力工業互聯網將智能制造業務化繁為簡,初步完成企業智能化制造的轉型。二是面向企業外部的價值鏈延伸,即打造智能產品、服務和協同,通過提高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制造高價值產品等方式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打造數據驅動的業務創新能力。
未來的發展格局,將由龍頭企業搭建跨行業跨領域或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區域的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基于平臺共享服務模式,帶動廣大中小微企業使用工業互聯網平臺,并形成企業、產品、用戶等產業鏈資源的匯集,實現產業上下游、跨領域的廣泛互聯互通,構成工業互聯網協同、競合發展的格局。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