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東莞市決策咨詢顧問委員會座談會召開,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東莞高質量發展。會上,顧問委員、企業委員、專家委員和嘉賓們分別從“金融創新”“政務服務”“人才聚集”等方面,為東莞發展建言獻策。
創新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模式
東莞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轉向高質量發展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在金融發展及創新方面還有哪些提升空間?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黨委書記、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河南省分局局長徐諾金認為,為促進東莞創新發展,一方面,要緊緊抓住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的機遇,加大金融對科技創新走廊東莞段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的支持,創新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建立與創新型經濟相適應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全面支持東莞傳統制造業的智能化改造和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等新動能的長足發展。
另一方面,瞄準金融科技前沿趨勢,充分運用移動互聯、、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現代信息科技,加快發展數字金融,加快傳統金融智慧化改造,搶占金融發展新高地,更聰明、更高效地服務東莞實體經濟發展。
徐諾金說,東莞市制造業集中、上下游企業眾多,供應鏈金融產品形式靈活,是發展前景非常看好的業務模式。要充分挖掘東莞各行業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特點,根據產品和資金在產業鏈上流動的特點規律,吸引更多金融機構創新產品業務模式、發展供應鏈金融,提高小微企業信貸可得性,提高信貸資金使用效率、降低小微信貸風險。
東莞市金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廖玉林認為,放眼全國,我市在市屬金融牌照完整度、資金和金融資源豐富度上均位于國內地級市前列,這是我市寶貴而獨特的資源。因此,建議在繼續扶持本土金融機構做大做強的基礎上,要做到資源集團化、資金集約化、用人國際化,采用更為科學的方式,用好用足財政和國企杠桿,用更為有效的“加法”,發揮引導基金的獨特作用。比如,建議持續通過財政投入作為引導資金,設立城市更新、軌道交通建設、重大環保建設項目等政策性引導基金,支持產業和城市共生發展。
大灣區發展需要制度的突破
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銀河證券前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綜合能力更強,世界三大灣區都是圍繞各自的核心產業擴散開來,形成產業鏈的聚集,而粵港澳大灣區不僅具有香港的金融業,還有深圳的研發、東莞和廣州的制造。所以相比世界三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空間更大,而東莞要抓住機遇,登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列車。
東莞的發展機遇,在于制造業中心的配套能力、制造業外包中心、技術轉化中心等。比如制造業外包中心,有華為、小米、富士康等制造外包。
左小蕾認為,大灣區發展需要制度的突破,包括人才交流機制,法律法規差異的協調,具有決策功能的綜合協調機構,一體化發展的制度突破等。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