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經濟學家近日在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舉辦的“2018中國銀行保險業國際高峰論壇”上表示,中國要學習世界上先進的金融監管措施,而北京金融正在加快向世界開放的步伐。
“中國市場兼具靈活與創新,要學習世界上先進的保險業、銀行業監管措施,學習日本的精細化管理、德國的精準調控市場經濟、美國的法治規范、英國的戰略思維。保險行業要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引進外資進行合資開放。”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在出席論壇時表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表示,“銀行保險業開放有利于資金的有效配置。”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表示:“中國金融一定是開放的金融。”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則稱,未來金融應繼續走市場化道路,強化市場機制。
本屆論壇在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舉行,云集了金融業很多專家、業內人士。開放的聲音也得到外國專家的回應,前英中貿易協會副主席畢欣表示,英國非常期待和中國開展合作,中國對貿易的開放程度與日俱增。
開放促進發展,作為中國的首都,金融開放為北京的城市發展注入活力。“北京是一行兩會、國家金融企業總部和很多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的所在地,是國家的金融管理中心,金融業也是北京市的第一支柱產業,2017年金融業占全市經濟的比重達到17%,依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優質的經濟資源正配置到高精尖產業的眾多發展領域,引領著北京產業的轉型升級。”北京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殷勇對記者表示。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北京將開展新一輪的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金融開放就是其中重要的安排。殷勇介紹說,北京將繼續深化新一輪的開放設計:其一,對標國際先進規則,提升開放型經濟體制。其二,以更精簡的負面清單制度為引領,構建全面開放的先行區。其三,統籌對外資和民資開放,優化服務業對外開放的格局。其四,實行產業開放和園區開放相結合的模式,建設改革開放的新高地。其五,更加注重開放的軟實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目前正在積極爭取國家批復。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黨組書記、局長霍學文表示:“40年前,中國第一個引入的外資金融機構就坐落在北京,全球500強企業中11%的總部聚集在北京,國外世界500強企業70%也在北京設立了機構。從統計數字看,北京的金融資產占全國的45%。北京的金融業需要更精細化的管理,目前引進外資的數量占全國的19%,全國排名第一。”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了解到,坐落于石景山區的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正在全力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銀行保險業創新發展示范區。未來,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將加快擴大對外開放,集聚各類金融機構,打造銀行保險產業集聚區。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打造銀行保險產業創新試驗區。完善銀行保險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銀行保險文化引領區。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