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作為時代的號召在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擲地有聲。霎時間,全國各地“大眾創業”“草根創業”新浪潮迅速掀起,“萬眾創新”“人人創新”新態勢加速形成。
眾創中國,蓉創爭鳴。站在“雙創”的時代風口,成都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系統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交出了一份厚重的“蓉創”答卷。
近年來,成都經濟總量每年凈增1500億元左右、年均增長7.9%,2017年達到1.39萬億元;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1.5%,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年均增長18.8%;各類市場主體年均增加35萬余家。2017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接近1萬億元;5家單位獲批建設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節節攀升的數據直觀地反映了“蓉創”力量所帶來的勃勃生機。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創業,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雙創”星火,已在成都蓄勢燎原。
10月9日,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將在蓉正式啟幕。以此中國創新創業者的盛大節日為全新起點,聚全球之勢,謀“雙創”之道,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蓉創”,正為成都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奮力實現新時代成都“三步走”戰略目標注入磅礴而不竭的動力。
釋放“雙創”源頭活水
匯入地方經濟發展大潮
今年5月,成都第一季度校院企地創新活力榜重磅“出爐”,電子科技大學、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華為數字技術(成都)有限公司、高新區分別榮居在蓉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區(市)縣發明專利授權量榜首。
創新活力榜,數說成都“雙創”活力,折射出的是成都打破科技與經濟發展“兩張皮”,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釋放經濟高質量發展源頭活水的生動踐行。
成都,科教資源雄厚,創新力量富集,如何從更深層次激活創新“家底”,推動校院企地深度融合發展,對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而言,意義尤重。
這場“破冰”行動首先聚焦的就是高校這一科技成果“富礦”。“西南交大九條”的印發,“撕開”了國內高校探索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第一條口子。西南交大的“小崗村試驗”,一子激活全盤棋,迎來的是高校大刀闊斧的改革。
高校以改革激活創新主體,打破制約科技成果轉化的“中阻梗”,成都的“聲援”也從未止步,制定出臺了系列政策和配套措施,在全國率先探索“早確權、早分割、共享制”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截至今年7月,試點已拓展到全省20所高校院所,超過400項職務科技成果成功得到分割確權,作價入股創辦高新技術企業60余家,帶動社會投資近百億元。
做強科技創新基礎支撐,提升創新創業質量效益,成都正全面打通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化及產業化鏈條,整體構建以高校院所為基礎、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協同、軍民深度融合的城市創新體系。
全市國家級重大創新平臺達到110家;規劃建設10個環高校知識經濟圈,帶動高校、院所和社會資本投入超過10億元;與知名高校、院所、企業簽約項目227個,66個產業功能區實現與國內外大學簽約全覆蓋;2018年將突破1000億元……這些數字的疊加,構成了一幅成都創新地圖。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