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頭版刊登《成都努力打造“雙創”升級版》,報道近年來成都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系統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加快形成?!吨袊母飯蟆贰豆と巳請蟆贰兜谝回斀浫請蟆贰?1世紀經濟報道》也在當天報道了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主會場在成都啟幕,全面展示成都新經濟發展之城、黑科技創新之都風采。
10月9日,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在成都拉開帷幕。
這是繼北京、深圳、上海以后,全國“雙創”活動周主會場首次設在西部城市。在9月28日國家發改委舉行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有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全國“雙創”活動周主會場選擇在成都,將完整構筑起北有中關村、南有深圳灣、東有長陽谷、西有菁蓉匯的全國“雙創”區域引領版圖,并與海外“雙創周”一道,連接起全球創新創業脈搏,共促“雙創”全面升級,帶動成都、四川甚至中西部區域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2017成都“雙創”指數85.26,僅次于北京、上海、廣州,位居全國第四。“雙創”指數不斷上升,凸顯成都“雙創”活力和城市的發展潛力。
隨著成都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這座城市的創新創業活力競相迸發,創意創造源泉充分涌流。成都越發成為新經濟發展之城、黑科技創新之都,中國創新創業第四城的地位進一步顯現。
新經濟發展之城
近年來,成都明確提出打造最適宜新經濟成長的城市,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和區域帶動力的新經濟產業體系,成為新經濟的話語引領者、場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區和生態創新區,建成最適宜新經濟發育成長的新型城市。新經濟產值達5000億元以上,新經濟總量指數排名進入全國第一方陣。新經濟企業達到10萬家以上,“獨角獸”企業7家以上。
如何實現這個目標,成都確定基本路徑是:以新技術為驅動、以新組織為主體、以新產業為支撐、以新業態為引擎、以新模式為突破。其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是表現形式,新技術、新組織是驅動力量,共同構成集成、協調、系統的新經濟發展路徑。
成都制定了發展新經濟路線圖,聚焦“六大新經濟形態”、培育“七大應用場景”,將創新的落腳點放在產業培育和場景應用上,通過技術滲透、擴散和轉移不斷催生新業態新模式。
2017年,成都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46.4萬家、增長42%,新增科技型企業2萬戶、新增就業近30萬人。新潮傳媒、醫聯、極米科技等獨角獸企業、準獨角獸企業脫穎而出。2017年,成都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14.6%,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18.8%,高新技術產值近萬億元。
不僅如此,數據還顯示,2017年8月以來,成都吸引高學歷青年人才超過24萬人,全市人才凈流入率位居全國前三,“蓉漂”成為新的時代風尚,成都正成為眾多青年才俊創新創業的首選城市之一。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