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寸土寸金長江黃金水道岸線的安徽省蕪湖市,兩岸蜿蜒闊深,江上百舸爭流,岸上車流不息,正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
不少人知道奇瑞汽車、海螺水泥產自蕪湖,但不知道許多國產機器人竟然也產自蕪湖。事實上,蕪湖與寧波不謀而合,把機器人產業當作戰略新興產業、實現“彎道超車”的秘笈,從而在新一輪區域經濟中搶占戰略先機。
昨天,記者來到國家蕪湖機器人產業集聚區內采訪。一幢三層小樓里,藏著哈工大蕪湖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展示大廳內,有迎賓送餐的服務機器人,會陪孩子玩耍的教育機器人,會掃地吸塵的保潔機器人,可以對人體自動診斷的智能護理機器人,還有能夠精準定位、迅速分揀物品的生產型機器人……
據該院前瞻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超博士介紹,該院由蕪湖機器人研究開發有限公司、哈爾濱工業大學共同出資組建,集機器人技術研發、技術轉讓、特種工業機器人、機器人成套智能裝備的制造、銷售及信息咨詢于一體。目前該研究院平均一個月就能申請一項發明專利。
在與該院相鄰的蕪湖瑞思機器人有限公司,記者也被滿墻的專利證書吸引。公司研發的高速并聯機器人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成果,去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蕪湖瑞思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建利說,這一成果價值非凡,機器人能通過視覺系統,對傳送帶上的抓取物件進行精確定位,快速抓取物件。因為具有高速、高效、高精度等特點,高速并聯機器人被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生產等行業。
目前在蕪湖,機器人產業已由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一個個機器人成了“蕪湖智造”的金字招牌。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63家機器人及相關企業在蕪湖落地生根。去年,蕪湖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基地實現產值59.4億元。當地政府部門預計,到2020年機器人產業產值將達300億元至500億元。
“目前,國家制造業處于產業結構調整轉型階段,企業必須緊盯戰略,跟上智能制造的步伐。”張建利認為,寧波與蕪湖同為制造業大市,產業結構相似,要善于抓住機遇,引進“高尖精”智能制造產業,盡早實現“中國制造2025”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