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正式實施放寬包括留學歸國人員在內的重點群體落戶限制的新政策。多位留學歸國人員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此次新出臺的落戶新政策對吸引留學人才來廈門就業創業,助益良多,勢將激發這一群體奉獻廈門發展的熱忱。
從廈門此次出臺的戶籍遷移政策可見,只要獲得國外學士學位以上或出國進修訪問一年以上,且未獲得外國籍或外國永久居留權的留學人員,即可申請落戶;不管留學人員本人是否已加入外國籍或外國永久居留權,其未獲得外國籍或外國永久居留權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不受限制申請隨遷,政策覆蓋到全家。
在廈門市留學人員服務中心主任陳雪蓮看來,此次廈門放寬落戶限制,對來廈門創業就業的留學人員來說,有兩個特點,就是“門坎低”與“全覆蓋”。
“這樣的政策對于從外地來廈門工作的人幫助很大。”王中雷是從美國歸國的博士,今年8月作為助理教授入職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
對他來說,廈門最大的吸引力在于自然與人文環境:廈門是一個旅游城市,有很好的環境,空氣也好。而且,廈門大學師資力量雄厚,有很多活躍的研究員。這也是他看重的一個部分:“有很多潛在的合作者。”
“本來覺得廈門好,來了之后發現比想象中更好。”王中雷最近通過官方網站填寫部分信息,并預先查詢需要繳交的資料,申請辦理廈門落戶。在辦理落戶當天,他只花20分鐘左右就辦好了,“辦事效率也很高,自己都沒想到會這么快辦理好。”
從日本歸國的碩士姜子瀟不久前也在廈門辦理了落戶。作為今年剛歸國的留學人員,她了解過各地的落戶政策與人才補助政策。除了城市環境、發展潛力之外,吸引她落戶廈門的還有廈門對于新引進碩士人才的3萬元人民幣生活補貼,“這對于剛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是很好的鼓勵措施。”
姜子瀟現與男友均在廈門就業,計劃未來在廈門安家,長期定居廈門。她認為,此次落戶政策的放寬,無疑能吸引更多人才來廈門發展。
目前,廈門市每年引進留學人才近千人,50%的人才辦理了本人或攜配偶子女隨遷來廈門落戶。陳雪蓮認為,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賦予了戶口特殊的意義,戶口在哪里,家就在那里;人才引進工作不是簡單解決人才本人的工作問題,還涉及子女、配偶等一系列家庭問題;只有幫助人才把家安置好了,才能讓人才安心工作,全心全意投入事業的發展。
隨創業者王驍瑩落戶廈門的,還有她的孩子,“這也是考慮到孩子今后的教育問題。”在日本學習工作十年的王驍瑩與先生今年一起回國,來到廈門。如今,她在廈門從事教育行業的創業,“在這里,學生學習積極性普遍較高,是個不錯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