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雙十一”的臨近,全國各住宅小區物業又將迎來異常忙碌的季節,逐年遞增的代收快遞已經成為不少物業面臨的“老大難”。網購帶給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也考驗著傳統物業的轉型步伐。
類似的行業痛點,或許在未來幾年得到解決。10月26日,來自中美兩國的智慧社區各領域人士聚集松山湖,共同探討如何在“互聯網+”時代加速實現傳統物業的加速融合?;顒由贤嘎?,海歸創業領軍人才黃彤元所創立的富卡科技有限公司,借助在分析及應用等領域建立起的國際化優勢,在過去兩年已經與全國500多家物業公司達成合作,接下來將全面提速在智慧社區領域的先行探索。
圍繞社區人、事、物展開數據分析
作為東莞市第四批創新創業領軍人才,黃彤元擁有美國國籍,回國來到松山湖創業前,曾師從國際專家Marie Roch教授,長期專注于分析、挖掘的研究與應用。
從美國回國后,他也將創業領域瞄準智慧社區的打造上。在這一領域,最近幾年不乏各類平臺類、垂直類的社區O2O企業涌現,但面對大量客戶的基礎數據,如何準確判斷業主需求,建立清晰便捷的服務平臺入口,打通業主和物業之間的溝通環節成為社區O2O最大的障礙。
黃彤元的切入點是社區物業管理,但他強調,富卡并不是一家社區O2O企業,而是利用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技術,在建設智慧社區的過程中,通過的收集和分析,基于認知科技對其中的人、事、物進行分析,從而精準地嫁接全球范圍的優質資源或者平臺,并提供智慧社區管理所需的各種服務。
最近,富卡科技從美國引進了一款物業服務機器人,計劃推廣給國內所需的物業企業。黃彤元透露,這一決定便是基于對物業公司的運行數據進行收集分析所得出來的結果。他們通過在社區里打造的數據模型及算法分析發現,物業管理公司70%的成本在人工,人工成本60%是重復勞動,在這些重復勞動里面,又有30%的重復勞動是已經可以用機器人進行代替。富卡科技就此向物業企業進行調查,發現物業企業普遍存在這樣的需求,就主動發揮在嫁接全球相關優質資源上的優勢,找來美國的物業服務機器人,只要合作的物業工作接入富卡科技所研發的智慧社區管理系統,便可實現用機器人的遠程智能物業管理服務。
黃彤元表示,經過最近兩年多的努力,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已經有超過500家物業企業與富卡科技達成合作,覆蓋共計超過2500個住宅小區和大約250萬戶家庭用戶,這為他們后期圍繞智慧社區展開分析積累了海量數據基礎。
完成平臺建設 有望破解社區“痛點”
對于大多數平臺型互聯網企業,前期推廣的燒錢從何而來,以及后續盈利渠道何去何從是普遍面臨的難題。
對此,黃彤元透露,憑借獨創的發展模式及行業技術優勢,富卡科技在過去幾年先后獲得過東莞市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全國互聯網大賽優秀企業獎,他本人也先后入選東莞市第四批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東莞市特色人才、廣東省的雙創之星。這一系列的榮譽認可和扶持,讓富卡科技在天使輪便獲得廣東某知名金融集團2500萬元的融資。
目前,富卡科技在華東、華南、華北均設有事業部,在美國硅谷設有分公司。接下來,富卡科技將充分發揮在國際合作上的優勢,在充分發揮分析與應用上的技術優勢的同時,加快吸引嫁接圍繞智慧社區周邊的平臺、資源到富卡科技所建立的“富其”和“知家”兩大平臺系統中來。
其中,“富其”系統主要為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擁有基于的物業管理信息系統、財務管理系統、客戶管理系統、移動智慧社區平臺APP等系統支撐。“知家”平臺則可面向社交、物業服務、鄰里買賣、小區即送、本地商業服務、商圈等展開基于分析的精準對接。
“我們的盈利模式未來可能分為幾塊,第一塊是針對物業公司、物業公司所需的服務,例如招聘、采購等,我們都可以整合資源到平臺后,實現物業公司與第三方企業的對接?!秉S彤元說,通過云計算和,他們會精確地分析出社區家庭的消費方式,根據社區居民的消費喜好,會引入相應的產品供應鏈,比如他們根據社區優質創意教育稀缺,引進斯坦福大學創意識維教育課程,將與社區教育機構進行對接,實現課程的本土化應用。此外,由于掌握著用戶,慢慢地,企業會愿意到富卡科技的平臺、系統上進行各種推廣合作,實現企業與社區居民的直接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