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蘇到青海,有兩千多公里的路程。從江南水鄉移居到青藏高原,你需要克服的不僅僅是生活習慣上的差異,更有難耐的高原反應、生理上的百般不適……在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海南州”),有這樣一群江蘇人,他們選擇來到藏區,扎根基層醫院、學校,一干就是三年。他們,就是江蘇第三批援青干部人才團隊。
自2016年7月以來,先后有35名江蘇援青干部人才(其中輪換10人次援青人才)奔赴海南州。與他們一起到來的,還有江蘇對口支援海南州的9.17億元財政資金,以及圍繞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教育衛生、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開展的113個援建項目。
“江蘇曼巴,扎西德勒!”
“曼巴”,在藏語中是“醫生”的意思。三年來,江蘇選派13名醫療專家、1名醫衛干部來到海南州,為缺醫少藥的藏區人民送來了安康。
“江蘇曼巴,扎西德勒!”這是52歲的尕日毛措揭開右眼紗布之后說的第一句話。就在前一天,海南州貴德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南通市腫瘤醫院援青醫療專家陳耀華為她做了免費的白內障手術,經過了不到一天的恢復期,她的右眼重見光明。實際上,早在三年前,尕日毛措就曾經在這家醫院做過左眼白內障手術,而當時為她做手術的也是陳耀華。
“她是我在貴德實施手術的第一批白內障病人,現在我要回去了,她又來了。”陳耀華說,“三年前我剛來這里的時候,醫院還從未獨立開展過白內障手術。”2016年夏天,陳耀華從南通市腫瘤醫院來到貴德縣人民醫院開展援青工作,牽頭組建了“江蘇白內障復明基金”,免費為當地百姓實施了743例白內障手術。從大家都不敢做眼睛手術到堅信眼睛疾病可以治好,“中國好醫生”陳耀華帶給貴德的不僅僅是高超的醫術,更是醫療觀念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