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西安非公有制經濟運行平穩,為穩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昨日來自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西安市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1401.72億元,占GDP比重為52.2%,比重較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工業非公經濟增長迅猛,成為一股新發展力量。
截至6月末,全市名錄庫中非公有制企業法人單位數10萬,占全市企業法人的94.4%。另據數據顯示,6月末比3月末全市凈增一套表聯網直報企業51家,其中凈增非公有制經濟單位35家,占68.6%,占比較高,穩步增加的非公經濟主體確保了全市非公經濟發展活力。
上半年,工業非公比重52.8%,比上年同期提高4.7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提高1.3個百分點,成為帶動全市非公比重提高的主要力量。
數據顯示,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1.4%,比一季度提高2.2個百分點;其中國有經濟增長1.3%,高于一季度0.3個百分點,非公經濟增長15.9%,高于一季度4.8個百分點。從主要非公有制企業看,拉動全市工業增長的三星和中興通訊,1-6月產值合計增長99%,比一季度提高14個百分點,工業非公經濟作為一股新的發展力量增長迅猛。
規模以上服務業調查數據顯示,1-5月全市郵政業(含快遞)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7%,高于規上服務業增速11.6個百分點;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41.2%,高于規上服務業增速30.1個百分點;文化藝術業同比增長34.0%,高于規上服務業增速22.9個百分點,這些行業市場化程度較高,非公有制經濟主體較多,它們的快速增長助推了其他服務業非公經濟“新產業”的發展,也有力地促進了其他服務業公有經濟與非公經濟的協調發展。由此統計部門建議,由于營利性服務業市場化程度較高,因此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時代背景下,繼續大力發展計算機、軟件和信息技術,文化娛樂業等營利性服務業,保證非公經濟不斷增添增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