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通過設立“應急轉貸”資金、設立“助保貸”風險補償資金池等方式,有效拓寬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其中僅“應急轉貸”一項已累計為全市98家企業轉貸456筆,轉貸總額達544億元,為企業節約成本6.3億元。
2018年,沈陽市信貸獲得總量繼續領跑全省。其中,沈陽市在金融領域推出的一系列創新性政策工具功不可沒。
針對企業流動性資金緊張的問題,沈陽市在全省率先建立“應急轉貸”工作機制,由市財政出資3.5億元設立“應急轉貸”資金,利用銀行融資擴大資金規模至7.2億元,對符合信貸條件、貸款即將到期而足額還貸出現暫時性困難的企業提供短期資金。據沈陽市金融發展局負責人介紹,今年將繼續提高“應急轉貸”資金的支持力度,協調銀行等各類機構的資金,共同做大“應急轉貸”資金的總體規模。
通過“應急轉貸”為企業解決“過橋資金”的同時,沈陽市還采取多種方式引導和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尤其是民營企業的服務力度。沈陽市于去年研究制定了《沈陽市中小微企業助保金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并設立“助保貸”風險補償資金池。目前,市財政3000萬元風險補償資金已撥付到位,負責資金管理操作的公司已與12家銀行機構開展洽談合作,在進一步優化“助保貸”業務模式的同時,組織合作銀行為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在搭建銀企對接平臺方面,沈陽市鎖定征信體系不完善、銀企信息不對稱等困擾銀企商業化對接的根本癥結,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目前,沈陽市已整合金融機構和企業等各類信息形成基礎,建設征信系統的基礎已經具備,地方企業征信公司正在籌備設立當中。據介紹,征信公司將按照市場化方式對基礎進行運營,為銀企對接提供征信報告等增值服務,逐步完善地方征信系統。在打通銀企信息“瓶頸”方面,沈陽市將著力推動商業銀行承建、運營中小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及上線競爭性信貸電子撮合系統,提高資金供需雙方的對接效率。
同時,沈陽市即將出臺全方位鼓勵金融機構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獎勵辦法,在省獎勵辦法的基礎上,結合沈陽實際做必要補充,調動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的積極性,合力支持民營企業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