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款互聯網商用車正式下線,并創下53秒搶購首批500臺的行業記錄;藍思科技黃花生產基地項目擬投資100億元,達產后預計年產值達12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5萬個;新興產業代表——“中南源品生物科技園”項目已開建,將建成目前國內干細胞與再生醫學領域投資最大、質量安全最可靠、細胞處理和儲存能力最大等多項第一的產業基地……
2018年,長沙經開區扎實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突出智能制造、產業鏈建設和“四新”經濟發展,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工程機械產業1-11月實現產值同比增長15%,有望晉級千億產業集群;汽車及零部件產業1-11月實現產值同比增長3.5%,整車產量達53.16萬輛;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增長16.9%。12月19日,長沙市重大項目觀摩活動走進長沙經開區,一起感受下該園區產業發展的蓬勃景象。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胡銳 通訊員 黃姿
在建項目
活力迸發拔節生長
高質量發展基于高質量項目建設。今年,長沙經開區一批高質量、重大項目接連上馬。
“達產后預計新增10萬臺整車年產能,新增年產值300億元、稅收10億元。”據介紹,三一智能網聯重卡項目于今年3月正式啟動,利用三一原工程機械廠房轉型升級為汽車重卡項目,總投資100億元,一期于2018年4月開工建設。
“藍思科技黃花生產基地項目擬投資100億元,達產后年產值預計達12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5萬個。”藍思科技集團副總經理兼董秘彭孟武介紹,該項目的建設主要是面向未來5G的發展,意在使全球消費電子產品中的高端零部件及整機注入更多湖南和長沙元素。目前該基地是藍思科技在長沙經開區布局的“第三個工廠”。
于今年6月開建的中南源品生物科技園,總投資約50億元,將主要引入基因檢測、生物材料、組織工程等關聯產業,建成后將成為目前國內干細胞與再生醫學領域投資最大、建設標準最高、質量安全最可靠、細胞處理和儲存能力最大、產業鏈最齊備的產業基地。
項目投產
發展動能不斷增強
除在建項目外,今年長沙經開區招商和投產的項目也格外搶眼。
10月11日,長沙經開區管委會和德國大陸集團正式簽約,成園區招商史上的又一“佳話”。園區引進的大陸集團中央電子工廠項目及智慧城市、智能出行示范共建項目,歷時僅三個多月,為省市區縣多方聯動、全市產業整體布局、互利共贏的標桿項目。
作為“騰籠換鳥”的典型案例,湖南爍普新材料利用山河智能閑置廠房和已建辦公樓等設施,創下隔膜業的投產神速。截至11月底,園區引進投資過5000萬元的項目44個,總額達356億元,500強企業項目有投資100億元的藍思科技黃花生產基地項目、投資20億元的京東無人車總部項目、投資30億元的廣汽三菱研發中心等。此外,鐵建重工第二產業園、廣汽三菱發動機、廣汽菲克K8、長豐集團新生產基地、三一智能網聯重卡、爍普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隔膜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園區發展動能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