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興行業在寧波呈現蓬勃發展的勢頭,諸多企業紛紛涉足這個全新領域。
昨天,記者跟隨寧波市科技局實地走訪了兩家創新型科技公司,了解到企業的發展現狀及其面臨的難題。與此同時,記者還電話采訪了多家科創型企業,聽聽他們的心聲。
新興行業勢頭好企業雖小,沖勁十足
如今,走出家門的市民發現,在家門口及寧波街頭,一款醒目的黃色外觀、設計炫酷的共享電單車出現頻率頗高,其憑借舒適坐感、方便操作等特點受到上班族追捧。這款名叫“小遛共享”電單車,來自于鄞州區一家地地道道的寧波本土互聯網企業。不到兩年時間,“小遛”已圈粉60萬用戶,為寧波市民提供了超過1500萬次安全出行服務。
昨天,其運營副總陳恩杰接受了金報記者的采訪,“我們很看好共享電單車行業,只要管理規范,擅長運營,我想我們會發展得更好。如今,‘小遛’還成功走出寧波,登陸杭州、紹興、臺州、玉林等城市,在全國投放了超過3萬輛共享電單車,正加速全國布局。”
在共享單車丟失率普遍高企,甚至達到60%到70%的大環境下,“小遛”卻在去年創造了“零丟失”的奇跡。聽到陳恩杰的介紹,記者頗為驚訝。
“這主要是科技的支撐。一輛‘小遛’全身上下布滿了各類定位、傳感裝置,一旦車身被拖拽,或是電池被違規拆卸,即會自動報警,運維人員會在15分鐘內到達現場。即使電單車被快速運走,也能通過‘GPS+北斗’雙衛星精確定位,迅速追回。”陳恩杰向記者詳細地介紹。
據介紹,去年一年內,“小遛”就“抓”了20幾個“笨賊”。
而在高新區,威晟汽車科技(寧波)有限公司是一家年輕企業,其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致力于為新能源汽車及高效節能動力系統提供技術解決方案,集產品研發、設計及生產制造為一體的創新型科技公司。其細分市場包括純電動車,燃料電池車,混動車輛以及電動大巴、電動商用車等。
“我們的研發創新隊伍比較厲害,在熱管理系統方案設計方面有強大的設計能力及應用模擬能力,完善的測試驗證設備以及為客戶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能力。我們很看好新能源汽車領域,目前正和吉利、上汽等行業翹楚合作。”總經理戴宏鳴說。
成長的煩惱 招人難留人難,企業發展受限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科創型企業在發展中多面臨招人難、留人難問題,特別是技術型人才,不惜花血本請獵頭幫忙挖到,有時候也因為種種原因難以留住。
“我們的工程師多面臨地域問題,大部分有經驗的工程師當初因為高工資來到我們企業,但他們老家都是外地的,等到小孩要上學之類,家庭矛盾就來了,干個兩三年必回老家。說到底,還是因為沒能在寧波落戶。”威晟科技人事經理紀炎昨天在接受記者短時間采訪后,就趕時間去隔壁辦公室面試新人,她告訴記者,人才公寓很難排上隊,他們有一名工程師排了9個月也沒排上,后來考慮到生活成本和家庭,選擇回老家了。
“現在包括一線工人,聽到包吃包住的話就很開心。對于創新型新企業來說,不僅招人難,留人也是一大問題。”紀炎說。
“小遛”的陳恩杰也感慨,在寧波,人才很難招。過去一年,他們高價委托獵頭公司全國挖高端軟件人才,但是這種人才很多不愿意來寧波,他們不得已投資百萬以上在杭州成立了小遛車聯網公司,專注解決“技術坎”。
在電話采訪中,慈溪一家新型科技創新企業負責人也告訴記者,那些計算機領域人才都不愿意來他們小鎮,為解決中小企業轉型發展中的人才短板,慈溪萌生了異地布局科創平臺的想法,作出了在上海、深圳、杭州等人才密集大都市,建設創新創意飛地的決策。以異地研發孵化作為首要功能的首個慈溪(杭州)創新創意飛地已于2018年6月在杭州開園,目前已集聚25家企業(項目),近500名在杭研發人員受聘效力于慈溪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