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官網日前公布了《東莞市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東莞在2018年將初步建成發展體制機制,完成政務云數據中心和政務庫建設的目標。東莞還將在松山湖等地建立產業基地,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東莞,同時探索建設融通和交易平臺,為東莞乃至華南地區的政府、社會和個人提供數據服務。
2018年建成政務庫
今年4月,《廣東省促進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和《東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正式印發。“加之此前國家出臺的《促進發展行動綱要》,我市的發展方案主要是貫徹這三個文件精神。”市經信局管理科相關負責人稱。
《方案》首先提出了兩個不同階段時期的目標。其一是到2018年,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初步建成發展體制機制,政務云數據中心和政務庫建設完成。同時,率先在信用、交通、醫療、衛生、就業、社保、地理、教育、文化、環境、金融、質量、統計、市場、氣象等重要領域實現公共數據資源合理適度向社會開放,促進民生服務普惠化。
其二是到2020年,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相關標準規范和政策文件基本健全,資源整合和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取得顯著成效。
圍繞這一目標,我市建設提出了“三步走”戰略:一是夯實基礎、匯集數據階段(2016年-2017年),二是智慧應用、協調發展階段(2018年-2019年),三是全面提升、卓越領先階段(2020年后)。此外,《方案》明確了“統籌產業發展,形成產業聚集和探索交易”等八大主要任務,同時也列出了“信息基礎設施提升”等八大重點工程。
鼓勵企業引進和園區打造
為了聚集產業資源,《方案》透露,東莞將依托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等,集聚創新資源,建立產業基地,吸引國內外知名的分析和應用服務企業落戶東莞。同時,支持金融、能源、交通、醫療、地理、資源等領域的大型國有龍頭企業構建帶動行業發展的云計算數據中心,建設和依托各類型的創新孵化器,培育本土創新創業企業。
《方案》還提出,將引導南城、東城、石龍等有條件的鎮街和園區打造成國家或省級產業園區,發揮現有產業優勢,引進“大物移云”相關國內外知名企業,形成采集、存儲、清洗、分析、挖掘、流通、應用和展示的完整產業鏈。此外,鼓勵有條件的鎮(街)建立云平臺分中心,提升鎮(街)政務信息化應用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份,我省公布了第一批共8個省級產業園、創業創新孵化園培育單位,東莞市中科云智產業孵化器就已名列其中。
數據采集了,還得流通使用起來才有價值。鑒于此,東莞還將探索組建國有控股的大公司,由大公司對政府數據進行處理、交易和應用;探索建設東莞市融通和交易平臺,對數據資源進行確權、定價、撮合、交易。通過聚集提供方、開發者、使用者和投資者,為東莞乃至華南地區的政府、社會和個人提供數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