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年地區生產總值3萬多億元(人民幣,下同),27.4%來自工業和軟件信息服務業。一批重大自主創新成果取得突破,帶動地區經濟高質量增長。
日前,記者參加“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集體采訪,走訪了北京市高新技術的代表企業天智航醫療科技公司,感受到科技帶來的新變化。
走進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臺骨科手術機器人吸引不少記者的目光。該臺機器人通過“雙眼”自動完成圖像采集,靈活的機械臂可精準推送至指定點位,臨床精度達到0.8毫米。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款中國自主研發的手術機器人,是全球唯一能夠開展四肢、骨盆以及頸、胸、腰、骶脊柱全節段手術的骨科手術機器人系統。手術時創傷小、時間短、輻射少。
綠色、集約、智能,是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內涵。近年來,北京制定出臺了5G、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醫藥健康等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和行動方案,從項目發現、落地選址到具體建設,全程跟蹤服務。
數據顯示,2018年,北京市工業和軟件信息服務業合計實現增加值8323.6億元,占全市GDP的27.4%;十大高精尖產業實現營業收入32548億元。
北京研制出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型超低功耗晶體管,發布國內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獲得國內首張國產衛星移動通信終端牌照,首次在超導塊體中發現馬約拉納任意子,首次獲得離子水合物的原子級分辨圖像,發現綠色高產高效作物育種新基因……
而今,一大批高精尖產業正在領跑北京經濟增長。人工智能、無人機、、醫藥健康、5G等高精尖產業加速發展態勢明顯,2018年,北京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9%和7.8%。
在人工智能(AI)領域,有著“中國硅谷”之稱的中關村示范區,AI產業高速發展,逐步成為全球AI創新高地。
中關村聚集了一批全國、全球領軍的人工智能企業,初步形成高端芯片、基礎軟件、核心算法、行業整體解決方案的完整產業鏈,成為內地最大、最具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集群。
據億歐網數據,目前,中關村的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過400家,占全國人工智能企業總量的1/4。中關村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高技術產業,總收入超過4萬億元,占中關村總收入比重的七成以上。
“原始創新能力增強,得益于中關村精準施策。”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翟立新介紹,中關村始終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擺在首位,先后出臺、互聯網+、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10個細分產業政策,支持155個高精尖項目。截至目前,支持資金8.39億元。
翟立新表示,中關村管委會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聚焦前沿科技,提升原始創新能力,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更實舉措,促進高精尖產業發展。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