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集聚資源求增長,到向改革創新要動力,北京不斷以實際行動回答著“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時代課題,展示著大國首都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步伐。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作為首都,北京堅定做好“加減法”,認真用好“辯證法”,成為全國首個減量發展的城市,減量發展、綠色發展、創新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成為北京高質量發展的鮮明特征,最大限度激發著城市的資源稟賦和創新潛力,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應。
機遇與挑戰并存。當下,北京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緊緊圍繞新版城市總規的新要求,落實“四個中心”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探索形成在減量剛性約束下城市更新發展的新模式。與此同時,國家新一輪擴大開放、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消費結構升級以及國家重大活動牽引等歷史性機遇,為北京發展提供了巨大潛力和空間。抓住機遇、趁勢而起,更有力地彰顯北京優勢,更廣泛地激活北京要素,必將為首都北京贏得更美好的未來。
千年古都,正在蝶變。即日起,本報推出“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系列報道,關注發展前沿的生動實踐,聚焦改革創新的有益經驗,展現京華大地以矯健步伐奮進在新時代,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昂揚姿態。
北京海淀中關村,處處是“科技寶藏”:2.2萬余家高新技術企業、336家上市公司、80家“獨角獸”企業扎根于此,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健康、智能制造和新材料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云集。
這里孕育著驚人的創新動能。據中關村管委會近日披露的年度成績單,中關村2018年總收入超過5.8萬億元,“高精尖”產業總收入占比達七成以上,為北京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尤其一批前沿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眾多“獨角獸”企業的快速成長,讓中關村成為了全球矚目的創新熱土。
產業聚集 打造全球AI創新高地
邁進北京曠視科技公司的展廳,最新潮酷炫的AI(人工智能)展示場景琳瑯滿目,這讓初次到訪的觀眾嘖嘖稱奇。
“城市大腦”大屏前,系統可以從人群中智能捕捉到你的神情和動作,遇到可疑人員便會及時抓拍提醒;在便利店,顧客不僅可以刷臉支付,熱力分析系統還能判斷哪個貨架東西賣得最快,為商家提供補貨提醒服務……這家扎根中關村七年的AI視覺行業企業,在中關村得天獨厚的創新發展氛圍中,迅速成長為估值超10億美元的“獨角獸”。
從首都國際機場T2航站樓出發的旅客,有機會體驗一條“特殊”的安檢通道。應用人臉識別技術,智能旅客安檢系統可以自動完成旅客人、票、證三合一核驗。進入行李安檢區后,它還能“刷臉”進行“人包綁定”,避免行李被誤拿。這套高科技系統不是舶來品,而是由首都機場和商湯科技聯合研發,至今已在T2航站樓試運行超過半年。
北京AI企業中還有眾多佼佼者,同時全國半數以上的AI骨干研究單位也聚集北京。依托眾多AI企業的聚集式發展,北京無人駕駛走在了全國前列,8家企業、56輛自動駕駛車輛累計完成測試里程超過15萬公里。
人工智能,早已成為中關村的一張金“名片”。全球知名創投研究機構CB Insights近日發布的全球AI百強榜單上,有6家中國企業入選,其中5家都在中關村。“中關村正逐步成為全球AI創新高地!”中關村管委會主任翟立新的話擲地有聲。
機制突破 提升原始創新實力
不只是人工智能領域,中關村在集成電路設計、5G移動通信、液態金屬增材制造、創新藥物與醫療器械等領域同樣大放異彩,一批關鍵技術領域的重點突破,讓全世界矚目。
海淀公園北,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巍然挺立,1.6萬平方米的巨大空間里,是一個“濃縮的中關村”。寒武紀商用深度學習處理器、百度無人駕駛平臺、航材院石墨烯材料制備、京東方柔性顯示屏、天智航骨科手術機器人等,都堪稱各自領域的尖端研發成果。
在翟立新看來,中關村始終走在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的最前沿,始終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擺在首要位置,這是其原始創新實力持續提升的“密碼”。
“這下我們可以在北京和上海多招些優秀人才了!”從事芯片領域創業的憶芯科技研發副總裁薛立成感嘆。不久前,公司剛剛收到中關村發放的20萬元研發費用支持資金,他深知,多招一名研發人員,就能讓公司的研發邁進一大步。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