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寧波市拔得頭籌成為“中國制造2025”首個試點示范城市。而職業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會有千千萬萬擁有較強動手和服務能力的人才進入勞動大軍,這樣才能使“中國制造”更多走向“優質制造”、“精品制造”。
在這樣的背景下,首屆職業教育開放國際論壇昨日在寧波召開,吸引了來自中國、英國、美國、德國、澳大利亞、韓國等職業教育領域專家以及產教協同企業、行業協會專家等200多位“大咖”齊聚赴會,為寧波出謀劃策。
職業教育發展面臨新挑戰
目前,職業教育的發展面臨哪些問題?中國教育部職成司副巡視員謝俐在論壇上表示,當前,職業教育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一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帶來產業結構、就業崗位的深刻調整;二是新一輪科技革命方興未艾,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廣泛運用,傳統制造業的一些工作崗位將大幅減少甚至趨于消失,科學、技術、工程等領域新的工作崗位正在形成。
200多位“大咖”齊聚 為寧波制造出謀劃策
怎么破這個局?謝俐認為: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必須具備前瞻性眼光,根據新形勢及時優化職業教育結構、更新課程內容、改革培養模式,要充分吸收世界各地發展成果。盡管我國職業教育規模龐大,但建設具有自己特色的職業教育體系上面起步較晚,充分借鑒世界各國已經成熟的發展經驗,可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大大縮短建設進程。
寧波培養工匠該怎么做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有34所中等職業學校,其中18所為省級以上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在校生規模保持在7萬人左右。高職高專院校6所,在校學生5萬人。寧波未來的工匠,大部分都會在這些生力軍中產生。寧波培養工匠,還需要向其他國家學什么?昨天,澳大利亞專家的發言,也讓與會的學校、職能部門的負責人“腦洞大開”。
澳大利亞西悉尼taff學院院長介紹時說:“我們在教學上比較注重小組學習和討論,教師大多為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平均每班15~30名學生,教學內容是實踐工作和課堂教學相結合。”
寧波教育局職成教處相關負責人說:“他們所說的專業人士,也就是企業員工。據我了解,在澳洲,企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參與度非常高,所以培養的學生很容易一畢業就能勝任工作,這也就是他們高職類學生比通常本科的學生更受雇主歡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