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濟南,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目標定位,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讓濟南這個山東經濟龍頭揚起來”的工作要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努力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在此背景下,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日前,伍億人才根據旗下齊魯人才網、揚子人才、荊楚人才、關中人才、中州人才及梧桐果等在線招聘平臺2017、2018年相關數據,發布《2017年—2018年濟南人才流動報告》。濟南究竟如何引才留才?如何根據濟南人才流動情況制定精準的“引才新政”?
濟南留人引才要南截北引
濟南能吸引哪些地方的人才?從近兩年數據看,外省流入濟南的人才中,黑龍江籍數量最多,其次是河北、河南。
河南和山東分別為中國第二、第三人口大省。濟鄭高鐵已經開工,山東到河南無需再繞道徐州,濟南和鄭州將互為兩小時交通圈。從目前勢態看,鄭州高校數量低于濟南,整個河南省的211大學,也僅鄭州大學一所,人才蓄水池不如濟南深。過去5年,鄭州GDP連跨7000億元、8000億元、9000億元三個臺階,經濟處于爆發期,對人才的渴求度勢必強化,目前的人才流向還是河南籍人才流向濟南,但在新勢態下,濟南如何應對去年GDP邁入“萬億俱樂部”的鄭州對人才的吸引力,同樣重要。
從近兩年濟南戶籍求職者的省外流向看,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成為主要流向地區。這一特點反映了濟南人就近流動的趨勢。從各地區流向占比可見,北京市吸附能力一直最強,但2018年,流往北京、上海、天津的濟南人才同比減少,相反,江蘇、浙江這兩省對濟南人才的吸納能力同比加強,尤其是江蘇增幅最大。
這和江蘇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有很大關系。大學生一站式求職平臺梧桐果發布的信息顯示,2018年,江蘇省企業提供的招聘崗位數量排在廣東后面,位居全國第二。
從城市群角度看,2018年,長三角城市群對濟南籍人才的吸納已超過京津冀城市群,而上述兩個城市群對濟南籍人才的吸納已經占到濟南籍人才外流總量的七成。
通過上述情況對比,濟南如何建立人才新政?要南截北引,即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加大對東北、河南、河北地區的人才引進;同時,要把流向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省份的人留住。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